骨血相承(一)

人之初

被胡适晚年视为“世间最可宝贵的文字”的《登山宝训》里,耶稣打着比方对门徒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

1911年7月17日,北京,杨家第四个孩子出生,名季康,小名阿季,后以笔名“杨绛”行世。杨绛以心为种子,其生命发端,伴着狂飙突进的五四运动由高潮到落潮,断裂的文化传统正历经千回百折的打磨而被修复。她就扎根于这方土地,在时代转型的跌宕起伏间,在为人之初的辉煌瞬间,期盼圣道,等待奇迹。

爱默生1837年8月31日在剑桥镇对全美大学生荣誉协会发表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说,其对作为未解之谜的“人”有独到见解:

所谓“人”只是部分地存在于所有的个人之中,或是通过其中的一种禀赋得以体现;你必须观察整个社会,才能获得对完整的人的印象。所谓“人”并非只是指一个农夫,或一位教授,或一位工程师,而是他们全体的相加。“人”是神父、学者、政治家、生产者、士兵。在分裂的,或者说是社会的状况下,上述的职能被分派给每一个个人,而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致力于完成共同工作中分派给他的定额;与此同时,人们又相互弥补着自己。

亲见五四运动

1919年,杨绛八岁,亲见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在幼年杨绛敏锐的眼睛看来,在这个历史、文化的双重标志性时间坐标里,也同样显出某些新旧元素的更替、演进。秋季始业,杨绛升初小三年级,发现学校里的女学生开始着新式服装了。之后的历史证明,运动唤醒了有志之士的梦想、激情和个体意识,现实环境却限制要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这成了一个时代的问题,如“世纪病”般困扰、折磨着百年里无数的思想先觉者。困惑,犹豫,挣脱,抗争,人们由此或将目光转向现实的政治反抗,或退居书斋,保守灵魂家园。杨绛百年生命亲炙其间,她是伴随五四这一特定的、纷繁驳杂的社会文化思潮成长起来,从而深刻领略了其背景的深沉底蕴的。亲见运动爆发的这一时刻,为她清明心智的养成播下了种子。

“寒素人家的子弟”

陈宝箴《义门陈氏宗谱序》中说世系:“其间流传久而不失其世系,则必其家法修明,又必其所生代有闻人,相与赓续而维持之,非偶然也。”

杨绛曾问父亲杨荫杭(1878—1945):“爸爸,你小时候是怎么样的?”

父亲说:“就和普通孩子一样。”

杨荫杭生于江苏无锡,字补塘,笔名老圃。杨荫杭的父亲曾在浙江做过一个小地方的小官,杨家有上代传下的住宅,但没有田产,两代都是穷书生。杨荫杭寒素人家出身,上学全靠考试选拔而得的公费。穷则思变,读书为本。

杨荫杭谈笑挥斥,意气甚伟。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公学,杨荫杭同年考入北洋公学读书。

“翻译大有可为”

1900年下半年,认为“翻译大有可为”的杨荫杭与同为励志会会员的杨廷栋、雷奋等人创办了《译书汇编》,这是留学生自办的第一份杂志,专门译载欧美政法名著,诸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义》、穆勒的《自由原论》等书,这些译著流丽典雅,曾在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中风行一时。此举较严复译介西洋近代典籍要早好几年。

最早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人物之一

杨荫杭早年留学日本时即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回国后,杨荫杭在无锡首创励志学会,是江苏省最早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人物之一。1902年他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卒业后,和同乡在无锡创办“理化研究会”,提倡研究理化并学习英语。杨荫杭自己带头开夜车学理化,杨绛的二姑母、三姑母都参加学习,“据说那是最早有男女同学的补习学校;尤其两个姑母都不坐轿子,步行上学,开风气之先。”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杨荫杭可谓言行合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