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 调查对象成分 人数 男女性别比 平均年龄 选择结果(A/B)
1 大四学生(08级) 45 2:7 21.5 8:1
2 大三学生(09级) 20 2:3 20.3 3:2
3 大二学生(10级) 15 7:8 19.9 11:4
4 大一学生(11级) 20 2:3 18.2 11:9
为了让受调查者客观进行选择,我选择了熟人机制作为约束,尽量地选择自己的朋友同学作为样本,此外,问卷都采取无记名方式。对于完成问卷的调查者,赠送了小优盘一个。不难看出,在每一个年级,大多数的学生都选择了A那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现象,在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群体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只有大一年级的学生选择两者的人数较为接近。
A的毕业选择,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那么,这是一种怎么样的选择,这样趋向主流的选择背后,是否有着某种统一的思维方式?
如果以是否解决户口,月薪是否过万,是否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是否去大型央企,是否去投行外企为衡量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是否成功的标准,你会发现,在毕业季时取得成功的,往往仍然是像A那些高中时成绩优秀的朋友。似乎,你与他们的人生轨迹在高考的那一刻起,就出现了分叉,他们去了北大清华人大,他们于是有了北大清华人大的视野,他们于是借助这样的平台有了更好的工作与去向。于是,你很容易认为,他们比你更为成功。
可是,是否真的如此?至少,在我的看法里,不是如此。比较而言,我更加佩服的是B这样的人,我也相信最后成功的,一定是B这样的人。从人生的角度说,我观察A这样的“成功”的人,我分明看到了他们中很多人的人生是灰色的,很多人的人生是无趣的,他们的一生也已经在我面前毫无悬念的展现。
就像A,她在思考自己的去向时的思维模式是这样的:她会做一个量化的比较题:究竟是要房子户口呢?还是要高薪与国际化?最后,她会选择一个她认为性价比高的结果,选择高薪与国际化。于是她现在是2万高薪,我很容易会预见到她十年后会很成功地一步步成为某高管,薪水一步步地从2万涨到百万。可是,仅此而已,不过是从打工仔到高级打工仔,从麻木地乘地铁上班到麻木地开豪车上班,从急匆匆地在小隔断间里消耗青春到急匆匆地在专有办公室里面消耗生命。
在A这样的选择模式里面,我其实仍然能够看到得是一个应试教育的优秀产品的思维模式,而这恰恰是一种最可怕的思维模式,一种毁人不倦的思维模式。A在做学生的时候,衡量她是否成功的标准无非是拿90分还是95分,越高越好。越高越能够获得掌声与喝彩。而这样的应试思维反应在A走入社会后,就变成是要拿2万月薪还是5万月薪,越高越好;就变成是要房子还是要户口,越多越好。
我记得在高中的时候,我永远是数学老师的反面教材。因为考试时,我喜欢从试卷最后一道压轴题做起,花费大量的时间再这道难题上,到后来没有时间去做前面的小题或者做了准确率很低。每次考试,我一定是班上为数不多地解出来最后一道题的人,也一定是分数不高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