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三
一部深夜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意外蹿红,收视率完胜同期所有的电视剧。
本片的总导演陈晓卿,比陈虻小四岁,他说,我和陈虻首先是哥们儿,然后才是同行。
此处的同行,不仅指他们共同供职于中央电视台,更因为他们都属于纪录片圈儿里的人。
四年前,陈虻去世。陈晓卿在一篇纪念文章里称他为:“央视新闻中心纪录片的带头大哥”。文中提及20世纪90年代陈虻当制片人的《生活空间》,陈晓卿更形容那个时候的陈虻是“纪录片教父级的人物”。
想当年,《生活空间》每天讲述一个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陈虻尝试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引入电视栏目,把先锋的、实验的、拍摄周期长、表述精英化的纪录片,做成了一个日播的电视节目,并获得了栏目化生存。
于是,处于“江湖之远”的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处于“庙堂之高”的央视新闻人,聚合在这个平台之上,电视新闻节目改变了语态,接上了“地气儿”,而中国纪录片在这里获得了技术、政策的支持,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
陈虻始终认为:纪录片在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台乃至世界各国电视台,都是一个需要一级保护的、需要特别呵护的这么一个产品。
他多次语气诚恳地表态:如果我个人的能力能够对纪录片有所帮助,我是义不容辞的。
本篇博文的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影像纪实、理性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