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8(9)

“是!”通讯员转身走出祠堂。

不一会儿,炊事员端来了山芋、稀粥,罗忠毅与廖海涛吃起了山芋,廖海涛拿起一个带有焦疤的山芋,吃了一口,直说好香。

在杨氏门前,端起饭碗,浓雾渐渐散去,塘马村终于浮出水面,四周的景物渐渐变得清晰起来,咋一看薄雾下的塘马似一幅浅淡的泼墨山水画,美丽极了,但是廖海涛没有那恬淡的心境来欣赏这江南美景。不知为何眼前的这些景给廖海涛一种异样的感觉,那感觉好像是雾中花,水中月,可望而又不及,或者是一种即将消逝的良辰美景。他们似乎都含有一种留恋的挚情,挥手向廖海涛作着告别,就像上了船,见到岸上有人招手道别一般。

啊,上大坟、下大坟、西秧田、西沟塘、上木桥、下木桥、刘家祠堂,为什么今天给廖海涛一种特别的感觉,廖海涛总觉得你们像水面上漂浮的冰块远离廖海涛而去……。

廖海涛匆匆的喝了一点稀粥,吃了两个山芋,有一个山芋留有大大的焦疤,撕开焦疤的表皮,那山芋黄黄的,丝状般,冒着热气,吃一口好香,廖海涛又想起了秋日在刘秀金家大榉树下吃山芋的事,那次也吃到一个有焦疤的山芋,焦疤处,那山芋的味儿特香,特香,今天的粥也特稠。

今天的山芋特香,生活真美好呀!塘马的老百姓真好!苏南的老百姓真好!你们的家园绝不能让日寇践踏,你们一定要尽早地把他们赶出中国。

太阳出来了,塘马村四周的晨雾消散了,虽然塘马村的东南西北还有薄薄的青雾在飘浮,虽然瓦屋山、双髻山还没有露出她那可爱的姿容。

因为没有异常的动静,司令部与政治部的干部和警卫及勤杂人员按惯例在祠堂两侧的社场上进行长跑操练,一些女兵赶往祠堂排练节目,那《打大仗》的歌声不时飘入耳朵“你们是无敌的工农武装,你们要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在战斗中巩固扩大,要随时准备打大仗!”这些女兵的歌声好清脆,好清脆,那其中有李英的声音,她的声音廖海涛太熟悉,即使混杂在一千个人之中廖海涛也会辨认得出。

廖海涛喝完了最后一口粥,这时塘马村的晨雾完全消失,操场上束着皮带、带着圆筒军帽、打着绑腿的干部在“一二一……一二一”地高喊着,跑着整齐的步伐,那整齐的脚步,雄壮的口号,那勃发的英气体现着廖海涛新四军威武之师的军人气质,整个社场体现一种一鼓强烈战斗气息:青春战斗,战斗青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