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久不读诗,只因去年偶然认识了江非,到网上搜索他的作品,方想起在一本诗选上见过他的诗。尽管多年远离诗歌,还是从江非的诗中读到了亲和与澄澈,我承认我喜欢他那种朴素的风格,明快的调子,喜欢那种浅淡的诗意,以及蕴含在诗句中的宽广柔情。所以,在试图讨论他的诗歌时,我也提前拥有了一种使心灵温润的感应。
江非,生于1974年,十三岁开始写作,十一年后首次在《诗刊》发表了三首短诗。此后,相继发表了数百首诗歌。迄今为止,除了当兵、做编辑、进京,江非的大多时间都在鲁南农村度过的,或许正是在“离乡—返乡”的相对照应中,让他找到了适意的观察角度,从而发现了一个叫做“平墩湖”的村庄。平墩湖是江非的居住地,在中华大地上,这该是一个多么普通的小村庄啊,然而偏偏是江非“发现”了它,并且写出了它,展示了它,从而让我们看到了那里的时光和夜色,看到了那里的劳动与爱情,也听到了那里的“灰铁之声、璞玉之音”(江非:《在人民中写诗——在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入校仪式上的致答辞》,以下简称《致辞》)。所以把江非称为乡村歌手应该不成问题的,在我看来,他就是这样一位后农业时代的乡村歌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落日下的家园献出最后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