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周: 一见倾心的美妙,让你重新认识世界

若有千般顾虑,

必然情薄意淡;

哪个爱过的人,

不是一见倾心?

——克里斯托弗·马洛【注释】

【注释】克里斯托弗? 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 年- 1593 年),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诗人及翻译家,为莎士比亚的同代人物,以写作无韵诗及悲剧闻名。

一见倾心的真正力量,往往会被低估,因为对神魂倾倒的意义,我们总是刻意轻描淡写。若想领悟它的深意,就必须发现一见倾心的重要性,它并非仅是身体上的火花四射,更在于对方的本质的探究。

我们过于依赖惯例和常规,对平凡之中的奇迹,往往浑然不觉。

初次的相见,开启的是每时每刻的新鲜感,逃得过习惯和常规的左右。

那是属于“上帝视角”(或者称它“心灵视角”或“灵魂视角”)的时刻,它宛如醍醐灌顶的天启,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感受,却尚未有其他情绪的干扰。

就最深层、最现实的层面来说,一见倾心的理念,在每一种精神传统中,都代表着对全知全能的神赐,再度的审视,复苏了活着的快感。

看似矛盾的是,一见倾心的美好,其实可以一而再、再而三,重复不断地降临,就如同每一个醒来的美妙清晨。

每一曲精神觉醒的旋律,都会带我们回归一见倾心的节拍,无论最初的视域(没有周围一切人和事的干扰)里有怎样的风景,我们都将不能自已,义无返顾地为之倾倒。

从最本真的层面看待事情,让我们放手去爱,从最根本上去爱,用奋发向上的上帝视角,去看待存身的世界。

所以,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这样:在一瞥之间,我们捕捉到了真爱,被那一瞥之前,早已存在的爱,触动了心弦。

这个意义上,一见倾心,就是通往天堂的入口,那里的风景,明朗而壮丽,我们首次真正地认识他人,满怀甜蜜地钟情心许。

而这样的经历,也可以发生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发生在重新认识自我、再度解读世界和仰视神祗的心路旅程中。

我可能,与某人面对面工作数年之久,直到有一天,因为自身的苦痛,我敞开了心扉,那时的阳光,流淌在他的脸庞,我才第一次,真正地认识他,初次感受到,内心对他的爱意。

我可能,一季又一季,走过同一棵柳树,直到有一天,雨过天晴、微风拂过,于是一株全新的柳树,映入我的眼帘,我才明白了,其他人对它的喜爱。

我可能,在深夜里揽镜自照,在数百次凝视过的影像里,在那倦怠的面容上,看到那株柳树,那道阳光,以及如此其他,于是终于领悟了,上帝造物里众生平等的真谛。

实际上,事情的关键,从来不是那初次的相逢(虽然,有可能是那样的故事),而是第一次停驻眼底的风景。我们终于停下絮絮言谈,也不再表演和伪装,好似风平水静,再无力刻意和作势,在心房每一声跳动里,灵魂洗尽了铅华。

觉醒喜悦

闭上眼睛,摒去关于你的过去、将来和伤痛的一切杂念;

缓缓呼吸,感受令你一见倾情的、那最初一丝清新空气;

继续深呼吸,回忆一见倾心时你心跳的旋律;

在那个瞬间,睁开眼睛,向第一个映入眼前的造物,带着爱意躬身行礼。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