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无条件被爱才敢有恃无恐(2)

离开那座城市的前一天,妈妈来帮我整理东西,我赌气地扔掉了颜料画板书本和CD机,反正从此就要陷入世俗的泥潭,就要做一个庸庸碌碌的人,还要这些东西做什么。那时妈妈的一句话令我至今难忘,她说,人总要脚踏实地,等你以后有能力了,什么都可以自己做主,现在你必须面对现实,做一个平常人。

也许,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一年之后的结果,他们只是做了和之前无数次一样的选择,尊重我,让我自己去懂得一些人生路上的道理。

因为迄今为止依然单身,所以催我赶紧结婚也变成了他们的头等大事。有段时间,“女大当嫁”这个词在我们聊天时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很诧异这两个人怎么就是有办法能成功地把话题转移我的个人问题上去。有时也会联合好事的三姑六婆假装不经意地提起某某家的儿子某某家的侄子,一边偷偷观察我的神色。

我当然理解他们的心情,家庭聚会时看到他们逗完别人家的孩子转而落寞的神情,也会愧疚自己未能让他们和别的父母一样享受天伦之乐。有几次,一家人也试过坐下来认真严肃地讨论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宁缺毋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们的观点是,人无完人,要给自己机会,也要给别人机会。

虽然每次的辩论赛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但我还是很喜欢这样与他们交流。起码,我不需要再像小时候那样努力假装成他们喜欢的样子,我希望他们喜欢现在的我,真正的我。比起很多逼着儿女去相亲的父母,他们已经算是开明民主得太多太多。也许这个时代对单身的女性已经有足够的宽容,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将婚姻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但在老人眼里,结婚生子依然是幸福的标准版本。如何在坚持自己的感情观与照顾父母的情绪之间平衡拿捏,实在是一门颇费心力的功夫。

我想,我的父母应该很能代表一部分中国的父亲母亲,他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大多的隐忍含蓄的,沉淀在身体细胞里的民族特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彼此珍视,彼此深爱,却很难用言语诉说表达,也正是因为确信自己被无条件地深爱着,所以才敢有恃无恐。

二十岁之前,在最应该承欢父母膝下的年纪,我跟他们好像并没有那么亲近,二十岁之后,反而更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就如同港剧里滥大街的台词,最重要是一家人开开心心,齐齐整整。

今后的日子里,他们依然无法理解我为什么还是那么抗拒这份工作,我也依然无法说服他们支持我辞职离开这个不时让我感觉窒息的工作环境,他们依然会唠唠叨叨抓住一切机会催我结婚生子,我也依然会一边顺从地敷衍一边享受单身生活,

眼泪欢笑,误会理解,磕磕碰碰,牵牵绊绊,父母与儿女间的血脉亲情最是难分难舍,人生百年,惟愿这一路风雨同行,不留遗憾。

【致·爱丽丝】

她早跟我说过,她的父母与我的父母是很不相同的父母,他们用温情紧紧拥抱着她,她丝毫转身的念头都显得大逆不道。

其实父母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几十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的过程。父母对我从抱怨到理解,从反对到支持,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如果我逆来顺受,我的父母依然会认为他们对我的每一次指挥都无比正确,而我也会变成自己不喜欢的人。归根到底,我的父母和她的父母不同,其实是我和她不同。

——宋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