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为什么生活富足的日本人并不觉得自己幸福(2)

“Less is more”是一个象征时代潮流的关键词

“Less is more”,出自德国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名言。密斯·凡德罗是与赖特、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齐名的20世纪中期全球最著名的四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Less is more”是他对建筑设计在哲学意义上的描述,但是在我看来,“少即是多”这个关键词,也正是现代人所苦苦寻觅的幸福良方。

从现在正在热销的商品中就可以看出端倪。譬如iPhone,就算不看使用说明也能够凭借直觉操作。整个设计没有键盘、按钮之类的多余物件,外观设计、基本功能全都一目了然。而之前的那些畅销商品,无一不是功能复杂、极尽奢华,外带超厚的使用说明。iPhone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只不过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而已。

凡德罗自己也曾经说过,与附加的装饰相比,进行精简要更为困难。这个观点套用在生活方式上也一样成立。

过去,人们不辞辛劳地拼命工作,大肆花费挣来的钞票,也许用不着考虑这么细致的问题,因为那时候人们相信,通过平面广告、电视广告和商家的市场宣传买到更多的东西便是幸福。

但是,如果想要将生活化繁为简,你就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乃至人生。重要的是要通过我们“自己的意志”来做选择。正因为就连随身之物都必须精简,才更能推动自己去追求富有效率的生活。

其实自古以来,日本人的骨子里所持有的就是这样的想法。但是,在经历了高速的经济增长期以后,受物质主义思潮影响,大众的观念才逐渐发生了转变。

所谓的物质至上主义,换句话说,就是一种生活中除了被车、房束缚以外,还会受到其他物品和场所制约的生活方式。

我们要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自由自在地生活。

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我以为,“Less is more”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生哲学。

现在,如果我们依然坚持追求关于幸福的旧式价值观,就不可能再得到快乐。

当然,也许其中还是有一些人会获得成功。但是拼命工作挣钱,然后购买自己心仪的东西,不断地升职加薪,即便如此,就是找不到那种神似幸福的感觉。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才会出现开篇提到的排名。

前面说到的次贷危机,虽然发生在美国,但日本也不能独善其身。降薪裁员,公司倒闭,原本一切安好的人生,瞬间轰然倒塌……这些是现在每个日本人都可能遭遇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到这样的事实。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