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得不亦乐乎中感受荣光与自豪(2)

1972年2月21日11点30分,首次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刚下飞机,就与前来迎接的周恩来伸手相握。这个跨越最辽阔海洋的握手震撼了世界,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启了新的一页。

尼克松访华,总统助理基辛格主要负责政治、外交方面的准备,而后勤方面则由基辛格的副手——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黑格来负责。在尼克松正式访华前的1月3日,黑格带18人抵京,与中方商讨礼宾、安全、住房、电视转播等所有细节。双方有一个分歧便是地面交通工具:美方要求把自己的防弹车运过来,我中方坚持尼克松乘坐由中方提供的车。最后,美方作了让步,为此中方调用了仅有的两辆苏联产吉斯牌防弹车。郭连江说:“尼克松的来访,使我们第一次感到什么叫警卫工作的特殊性。当然,我国对国家的主权和尊严看得很高很重,在这一点上,坚持原则,决不让步。”

美国已有自己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安全策略,某些方面在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未免觉得有些霸道。无论是谈判还是参加活动,美方都要安排他们的警卫到现场打个前站,带上先进的工具去测试,而有些地方中方又坚决不允许他们去。最后商定的结果是,双方安全人员同时出现在现场。郭连江说:“我连位于天安门广场,是尼克松活动和行车的频繁区域之一。随时抽调兵力执行尼克松临时任务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我们抽调出的干部战士占全连人数的一半以上。为确保原警卫目标不出问题,各个哨位都对上哨人员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一个哨位四至五人降至二至三人,一下打乱了原来的正常勤务。特别是两人一个哨位的哨兵,搞起了你下哨我上哨、我下哨你上哨的‘车轮大战’。就是执行临时任务的也不轻松,一连站几个小时是常事,往往还是无人换哨的‘独角戏’。”

其实,早在尼克松访华前一段时间内,中国政府便开始准备安保工作。郭连江在执勤中发现天安门广场及附近地区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广场上一些有关反美的标语进行了更换;位于天安门广场南侧的反帝东路和反帝西路恢复了过去的路名——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前门大街所有的门面都装饰一新;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上的所有华灯全部进行了检修……

尼克松在北京有一个重要行程,是2月25日上午游览故宫博物院,参观故宫奇珍异宝。郭连江回忆说:“尼克松游览故宫这一天,天降大雪,为使尼克松按原计划参观故宫,我连奉上级指示,每个哨位除留一名哨兵站岗外,都到故宫和沿途扫雪。那时,全连上下,不管站正常哨还是站临时哨,无论是扫雪还是铲冰,对所有任务都一丝不苟,圆满完成。”

当美国客人进入故宫后,发现当天的故宫游览不是专场,有许多中国的群众也漫步其间。毋庸讳言,这些群众都是有关方面事先组织、经过审查的,不可能对美国来宾构成威胁。即使如此,公安部、北京卫戍部队、中央办公厅警卫处、北京市公安局的警卫人员,照例做了周密的内外安全保卫布置。美方对中方投入了大量警力很清楚,但他们的保卫人员还是显得特别紧张。但一如中方事先承诺的,什么意外也没发生,美方不得不佩服中国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得很好。尼克松夫人身着一件红色呢绒长大衣,与白色的雪景相互映衬,非常夺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