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商务印书馆是王云五最大的人生转折。
如果说33岁的王云五没有走进商务印书馆,也许他最多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学者,不大可能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进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历史没有如果,王云五的人生因为胡适而改变。
前面已经说过,王云五是胡适在中国新公学的英文老师。当时的胡适从徽州老家来到上海,对花花世界充满好奇,刚开始也没把心思放在读书上,后来渐渐懂事的胡适上进心日渐加强,决意参加留美庚子赔款官费生选拔。这个时候,作为老师的王云五帮了他一把。
王云五清楚地看到,去美国留学是难得的人生机遇,理应把握。他不仅鼓励胡适去应试,还帮他补习较为薄弱的代数和解析几何,1910年,胡适如愿以偿,顺利赴美。
经过多年学习,当谦冲自牧的胡适回到国内时,也报之以李,将王云五推荐到商务印书馆。
1920年前后的商务印书馆亟待改革。在五四运动的冲击下,社会上民主科学的思潮席卷而来,但是商务印书馆却一直趋于保守,引发文化界的不满。
五四运动的领军人物陈独秀、罗家伦在这一阶段撰写文章,对商务旗下的《东方杂志》等刊物进行抨击,《东方杂志》主编杜亚泉进行了反驳,这种新旧思想的撞击让商务印书馆陷入深深的尴尬。
事实上,商务印书馆从民国开始,发展就较为迟缓。陆费逵领导的中华书局对商务造成巨大冲击,张元济、高梦旦等商务的重要人物对此心中焦急。他们希望通过引进能干的新人,改变商务的状况,但是身为总经理的高凤池主张沿用熟悉的老人,这样张元济和高凤池的矛盾日渐公开化,在用人、投资、发展战略等方面的冲突导致张元济向董事会提出辞职。经过高梦旦等人从中调解,董事会决定高凤池和张元济一起退居二线,保留监理的身份,而总经理一职由鲍咸昌担任。
鲍咸昌和之前遇刺的夏瑞芳一样,都是商务印书馆的创始人。他对文化名人张元济非常尊敬,深知张元济对于商务的重要性,所以在商务的发展问题上,他倾向于支持张元济。
接下来,商务印书馆的多本杂志都换了主编,沈雁冰(茅盾)、郑振铎、叶圣陶等人就是这个时候进入商务的。
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是一个重要岗位,张元济等人希望由年轻才俊胡适担此重任。胡适的兴趣更多的还是在研究学问方面,商务印书馆毕竟是一个经营单位,所以胡适并不想去,但是彬彬有礼的胡博士为了不驳张元济、高梦旦等人的面子,决意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
此时,他想到了在上海的王云五,并向商务作了推荐。
这个时候,商务印书馆经理兼发行所所长王显华也向张元济推荐王云五,认为王可以担任商务的总务处机要科长。
张元济一直希望从北京招一个能人过来,没想到在上海就有贤才。这时的商务印书馆早已经从开办初期3 750元的资产,扩充到200多万元,员工超过两千。虽然遇到一些发展难题,毕竟也是一个家大业大的文化企业。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第一任所长是张元济的好友蔡元培,后来蔡因为“苏报案”的牵连离开。随后,张元济亲自担任编译所所长,他担任所长的时间长达16年,任上编辑了不少教科书、工具书和学术书籍,还做了很多古籍整理和影印工作。编译所第三任所长是高梦旦,他为了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主动让位给王云五的做法,被业内传为美谈。
1921年9月,王云五走进商务印书馆。从自己办的小书局,到全国有名的大出版社,对王云五来说,自然是天赐良机。刚进商务的几个月,他没有担任任何职务,而是在作细致的调查研究。这是一个对商务印书馆和王云五都较为合适的缓冲期:如果是能人,就留下做编译所所长;如果不合适,几个月后走人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