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王云五用的还是本名日祥,李先生对这孩子很有好感,所以当他弟弟来访的时候,就“隆重推荐”了一番,于是李师叔对日祥也很关照。有一天,李师叔为日祥起名“云五”,意在“日下现五色祥云”。王云五对这个名字非常喜欢,此后一直沿用此名。
还有一件对对子的事情,让14岁的王云五很是得意。李先生的私塾所在的上海里弄,多为广东人居住,他们每隔几个月就要举办比赛——挂出上联征集下联,优胜者还发奖。这在旧中国是常见的文化活动。
一次挂出的上联是“菊放最宜邀友赏”,这个上联太平淡,李先生让王云五好好想想,看能不能对个出彩的,王云五想了几天,对出的下联是“苏来奚后慰民思”。这是根据孟子“后来其苏”与“奚为后我”的典故对出的下联。“苏”字最初的意思是芥草,与“菊”相合,但在这个对子里意思又不是草,所以说相当精妙。李先生看后拍手叫绝,料定他此联必能拿下头名。果然不出所料,王云五凭这个对子拿了第一,得到一套袍褂料。
虽然王云五少年时代受的正规教育并不多,但是无法掩盖他的灵性和对事物的独到看法。王云五的一生可以说都在努力创新,创新种子似乎在他儿时就开始萌芽了。
虽然中断了学校教育,但是王云五一直坚持上夜校、补习班等。1902年下半年,他一边做学徒,一边入读一所广东人开办的英文夜校,这是王云五首次接触英文,后来他又到美国教会办的一所英文专修学校学英文及历史、地理、算学。王云五学英文很有悟性,1904年暑假,已经可以到一家翻译社做助教了。他拿着做助教的月收入24元,又去上海同文馆学习,一年后,他转到一所英文专修学校任教。这样,王云五经过两年的学习,竟然从一个学徒,转身成了一位英文教员。
此外,王云五还通过函授,学习了土木工程和法律。
这个时候的上海,已经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报馆和书局,书籍的形态不仅有线装书,还有活字铅印的书。作为一个爱书之人,王云五最喜欢做的就是用自己不多的薪水换回喜欢的书籍。18岁时,他开始翻译西方图书,这样就有了稿费收入,加上之前做了专职教师,所以经济条件慢慢好起来,买书就更多了。1906年,他联合一帮朋友,组织了“振群书社”,自任社长,一方面把大家的书集中起来共同阅读,另一方面书社也办补习学校,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经济效益。这样,年轻的王云五就将图书馆和学校的功能结合起来,而且也开始了自己经商的探索。
如今,人们购买房屋、汽车等物品都可以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获得,但在100年前,王云五就用这种方式买书了。1908年的一天,他在报上看到商务印书馆刊登的《大英百科全书》销售广告,这套30多册的图书由商务印书馆西书部代理销售,可以分期付款,每月12元,两年付清。王云五毫不犹豫地用分期付款方式买了一套,由于来之不易,买书后,他几乎天天都要翻看这套书达两三个小时。这套原是作为查阅资料用的大型工具书,居然被他当做精读的书读完。《大英百科全书》对王云五后来的治学和职业选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后来人们评价他知识面广博,原因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