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浮沉有尽时(1)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早年在清政府做官,戊戌变法后离开官场从事出版事业,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成为近代中国最有声望的出版家。

1949年9月19日,毛泽东邀请多位民主人士同游天坛。期间,毛向一位八旬老人询问戊戌变法的情形和光绪皇帝召见时的礼仪,这位老人一一应答。回到家中后,老人对儿子说:“我活到耄耋之年,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见过孙中山,见过蒋介石,今天又见了毛泽东。”

这位在戊戌变法时受到光绪召见的老人就是张元济,变法失败后,他离开官场,从事出版业,成为商务印书馆的董事长,他所领导的商务印书馆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宦海浮沉有尽时

张元济祖籍浙江海盐,出生在广州。他的父亲张森玉是海盐的一个秀才,但可惜没有中举,于是选择了捐纳的路。所谓捐纳,就是花钱买官,这在清朝晚期比较普遍。因为当时国库空虚,而朝廷要维持场面,卖官鬻爵也便成为常态。捐纳之后,张森玉到广州当了一个小官,在那里生下张元济等五个孩子,所以张元济会说粤语。

直到14岁的时候,张元济才回到海盐准备童生考试。1884年春天,张元济和他哥哥双双中了秀才。那个年代,考取功名自然是读书人的首选,张元济也不例外,为了学业精进,张家还出钱请家教辅导他。五年后,22岁的张元济到杭州参加乡试。由于这一年光绪大婚、亲政,特开恩科,等于是增加了一次考试,结果张元济高中举人,同时登榜的还有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界名人、也是他好友的蔡元培、汪康年等。

乡试完了,还得进京赶考,张元济是个考试高手,轻松中得进士,同科进士中也有蔡元培,可见两人渊源之深。随后,年轻的张元济点了翰林,成为庶吉士,入馆学习。这样,张元济顺利地踏上仕途。

本来稳稳地做官也是条不错的路子,但是清朝末年,时局已经开始动荡。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895年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给张元济的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虽然张元济无法做到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激进,也没有参加“公车上书”,但这个原本循规蹈矩的六品官员内心已倾向维新、学习西学。他意识到必须让更多的人学习掌握新知识,国家才有救。而他自己也在年近30岁的时候努力学英文,阅读西方的书报。

1896年8月,张元济参加总理衙门的考试,当上总理衙门章京。在任上,他做的三件事都体现出他把点点滴滴的工作落实到维新上。这三件事是:进书、分报和办学堂。

19世纪末期,官员们大多不爱看西方的书籍,张元济涉猎较广,希望将更多介绍西方文化的书购入,并做一些推介工作。当时上海是维新变法以及舆论传播的中心,梁启超、汪康年所办的《时务报》很有影响力,张元济便与梁、汪多有联络。此外,他还承担了在京中分派报纸的工作。

1897年,时年30岁的张元济着手创立一所新式学堂——西学堂。所谓西学堂,当然是以西学为主,张元济想把学堂的教学重点放在英文和数学方面。后来,为了获得官方认可,同时也为了筹款方便,学堂名字改为“通艺学堂”。首批学生里有林旭、叶景葵等。林旭是“戊戌变法”死难的“六君子”之一;叶景葵后来成为张元济的好友,也是一个藏书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