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说话 二(1)

赵文林出任鸡西矿务局长,这个消息在七台河都引起不小的轰动。

“赵文林到鸡西当局长了?唉,他早该当局长了,这人好哇,实在,干事儿。这回鸡西可有希望了。”一位在七台河市街头摆摊修鞋的退休矿工快慰地说。

“文林哪,你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几个钉子?鸡西矿务局总资产59亿元,负债率高达98%,所剩资本金已不足3亿元,积重难返哪!你可别弄不好栽在那呀。”临来前,老同事替他捏一把汗说。

“老赵啊,鸡西煤矿是国内闻名的高瓦斯井,长年亏损,井下的设备老化了,安全上欠债太多。不开支,技术骨干都走了,招进的协议工什么样?不说你也清楚。每天有那么多的矿工在井下,只要有一个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老赵啊,当那个局长就等于坐在火山口上啊,弄不好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赵文林在七台河安监局的老部下无不担忧地说。

赵文林知道这副担子有多重,他这届班子,是黑龙江省企业工委成立后调整的第一个班子,他是被任命的第一位局长。同时,他也知道前面的路是何等逶迤、崎岖和艰难……

对赵文林来说,让他到鸡西矿务局当局长,这实在出乎意料。“过了五十一,报啥啥不批。”自己都53岁了,一分钱没花,一份礼没送,一次官也没跑,竟由副厅擢升为正厅,被派到鸡西矿务局当局长!因此,接到任命的那天,他下班回家,没扒拉几口饭就上床了。他感慨万千,难以入寐啊。回顾自己人生这几十年,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968年,他在鸡西煤炭学校毕业时,多么渴望留在鸡西啊。鸡西矿务局那是全国煤炭领域的大局啊,那里有一流的采煤设备,一流的矿井,还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可是,他却被分配到了七台河的新兴煤矿。

在新兴矿,他从井下采煤干起,当过技术员、井长、副矿长。在他担任新兴矿矿长时年仅34岁。34岁,那是年龄上富有资本,身体上富有朝气,头脑里富有幻想和创意的岁数。他每天上午下井,下午办公,晚上回家。有人说他“三点一线”——井下、办公室、家里。

“三点一线”?不,“一捆三条线”。赵文林搞的“一捆三条线”式管理,不仅使新兴矿全年无安全事故,质量实现标准化,而且创造了全国薄煤层开采的最好成绩。新兴矿成了煤炭系统的典型,煤炭部在那召开了现场会。当全国的煤矿矿长下井参观时,看到打柱用靠尺、卡尺,掘进抠根挖底,不禁赞叹道:“这真不是一天的功夫啊!”

听说赵文林要提矿务局副局长了,不论井下的矿工还是井上的同事都感到欣慰。赵文林为人正直,工作一丝不苟,肯吃苦、肯吃亏、肯付出,他到哪里哪里就出成果,出成就。可是,擢升搁浅了,他被平级调动——到了安监局当局长。

一天,矿务局的一位副局长来到新兴矿,中午在食堂吃饭时碰到了赵文林。赵文林对副局长点点头,说了几句话,然后去陪客户了。局长下矿,矿长没作陪,也没过来张罗一杯酒。他赵文林还没坐到副局长的椅子上吧,这尾巴怎么就翘到天上去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