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我懂得巴结逢迎(1)

◎ 马家辉

时移事往,有些事情却宛如昨日昨分昨秒,记得的,你一定记得,不仅记得场景情节,即连声音气味亦似存在,声音在你耳轮里纠缠,气味在你鼻孔里徘徊,只要闭上眼睛,马上重回现场,仿佛你根本从来没有离开过。

那年, 1983年 8月底,我从香港独自搭机飞往台北,为的就是读大学;为了到台湾读大学,我付出了,我取舍了,我没法确定前头有些什么,但我知道如果不作这种付出和取舍,我睡不着觉,我将深感后悔。人总是后悔于放弃了的东西,不是吗 ?

我付出的是在香港读大学的机会,那是攻读电影系的机会,我本有志成为导演,留港读书,本可圆梦,但我于高二时在某种机缘巧合下忽然迷上李敖作品,迷得一发不可收拾,乃来个志向大转弯,立下“大志”,索性赴台搜集材料并于二十一岁以前写成一本《李敖研究》,而那年,我只是十九岁。

所以,台湾,我来了;我的生命也确实有了大转弯。

赴台那天,一个人去机场,一个人上飞机,背着个大背囊,托运了两箱大行李,行李内有六盒月饼,父亲嘱我送给一位长居台北的报界长辈。不到两小时,飞机降落于台湾中正机场,亦即目前的桃园机场,通关后,我搭巴士到市区,再转出租车到辅仁大学。还记得等待出租车的时候,看见路边摊卖蚵仔煎,食客们叽叽喳喳地说着闽南语,在我听来全像外文,那股香气那番喧闹把饥肠辘辘的我勾得口水直流,但当刻无心吃食,大学啊大学,我为你而来,你亦必在心急等我,我只愿用最快的速度跳进车厢去跟你会合。

有车子了,我坐进去,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一张字条递给司机先生,我从出生至当刻从来没有学过“国语”,有口难言,唯有预先把“麻烦你送我到台北县新庄市辅仁大学”写在纸上,以笔代言。司机从照后镜瞄我一眼,亲切地笑了,踏油而去,那是我来台湾所接受到的第一个笑容,或只是他的职业礼貌,但我心领了,永远记住。

更是永远忘不了抵达大学门前的那个镜头。

对,想象这是电影里的一幕吧,播放着缓慢的背景音乐,摄影镜头从车内往窗外拍去,出租车从桃园驶往新庄,开了大约三十分钟,一路上,市景朦胧,最后来到这个在 28年前仍是非常简朴的小市镇,此时,音乐转急,伴随心跳,更急,更跳,更跳,更急,但忽然,音乐和心跳用最突兀的姿势停下,镜头定格,原来已到,我望见窗外竖着一块白色的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字:辅仁大学。

心头一震,我的眼泪掉了下来。得来不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