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允许自己悲伤,即便只是一个小小失落;而且也请相信,“失落的情绪”是需要哀悼的,为自己人生中的某个失去好好悲伤,即使只是一段青春回忆。任何对你而言是重要的人事物,就值得好好为他或它哭一场。
如此一来,这个失落才会从Spot Light(聚光灯)的位置,退回成为舞台的背景,即使存在却不至于让生命失焦,甚至还可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这些道理,我也是后来才慢慢体会到。
分享一段亲身经历。在我三十一岁那年,最爱的爷爷辞世了。尽管舍不得,但在他生命倒数最后三天,我正好返乡,有幸陪他走完最后一程,因此就情感面来说,心里并没有任何遗憾;理性面我也充分理解,爷爷高龄九十三,寿终正寝,在这样年纪用这样的方式离开,其实是很大的恩典,我也为此发自内心感谢神。
办完爷爷的后事,平静度完丧假,我照常返回新闻工作岗位。一切看似无恙,直到后来跳槽到另一家电视台担任主管职,忙碌程度倍增,回到家还是满脑子想着工作的事,完全没有自己的生活,也没有好好安静倾听内在声音的机会。这样的日子连续过了两个多月,终于,我还是受不了了,但最先发难的是内在小孩。
至今我仍清楚记得那一幕。某日傍晚,提着晚餐准备返家的途中,突然感觉内心有一股很强的失落感。继续往内探索,脑海冒出了这样的画面:有个小女孩蜷曲在角落掉眼泪,房间暗暗的,她的身上却有月光的照耀。
“你怎么了?”我好奇地问。
“我要找阿公……”像是好不容易终于被注意到了,内在小女孩开始放声大哭,模样非常无助。
自此,这样的画面就越来越常在脑海上演。仿佛冥冥之中有一种召唤,提醒着我,“嘿!你以为自己没事了吗?其实一点也不。什么时候你才要好好面对内心的悲伤呢?”
一点都没错,我抽离悲伤的速度确实很快,快得有些不合常理。爷爷过世后,我自认调适得很好,没理由太过沉溺在悲伤里。后来才发现,情感的结,哪能完全用理性来解呢?况且我和爷爷的感情那么深,随着他的辞世,我甚至感觉有一部分的自己也跟着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