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散之地 8(5)

不过,对新知识孜孜不倦的求索,并没有让唐喻彻底从社会生活中走开。他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很能理解父亲希望他和韩三公子等军政出洋生结交的用意。因此每到星期天,唐喻便会坐着那辆签有长期租约的四轮马车,穿越大半个慕尼黑去看望韩叔政。他用毫不谦卑的语言让韩叔政感觉到了他的谦卑,用淡然的目光和表情让韩叔政感觉到了他的友谊。他把聪明博学表现给韩叔政看,却又能不引起韩三公子的反感。他还常常用善意的倾听,让韩叔政在不知不觉中将内心最深的秘密倾诉给他。做这一切时,唐喻并不费力,好像一切的尺度和计算并非他刻意追求的,而只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和天赋。几次见面之后,雄心勃勃的韩三公子就已经把唐喻设想成日后仕途上的左膀右臂。

与此同时,唐喻也没有冷落其他出洋生,每个人都被他周到地照顾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他不露声色的好意。

每次去见韩叔政,唐喻都会坚持让唐妙陪伴自己。

鉴于离开漂来后,唐喻没对自己提出过任何要求,即使在自己做出种种荒唐之举时。因此作为报答,唐妙决定依从唐喻这唯一的要求。他把每周的这一天,当作了自己的受难日。

第一次出门时,唐喻注意到,唐妙并没有按他的要求穿上中装,甚至反而换了一身更为夸张的洋装。除了那条被称为“阿尔伯特王子大衣”的黑呢卡腰大衣外,他还在里面穿了条醒目的西式白背心,帽子也换了顶帽筒比平常高一倍的圆沿礼帽,手上还拿了根文明棍。一看到唐妙的这身打扮,唐喻就明白了,这是唐妙在向他表明态度:他能要求他做的事情在这身打扮之前,就已经结束了。唐喻只好默认了唐妙这个无声的拒绝。

幸好韩叔政并没有对唐妙的装束表现出不快,事实上,从进入士官学校以后,出洋生们都已按学校的要求换上了统一的士官服,韩叔政所要求的唯一特权,只是他下身所穿的马裤,是皮制的,长统皮靴比其他人的略微长一些而已。经过一番比较,韩叔政心悦诚服地承认,与大清帝国样式繁复拖沓的武官服相比,洋人的军装显然可以让军人的行动变得更有效率,能让穿着者下意识地加快行动的节奏。因此,对唐妙的洋装打扮,他甚至还表现出了赞赏的态度。

正如唐喻现在在照片上看到的那样,在每次出洋生聚会的时候,反而倒是穿着长袍马褂的他,总是显得很不合群。

这些聚会的照片一开始都是在慕尼黑士官学校的校园或者附近拍摄的。但后来,拍照的地点和情景都在发生变化,其中一些照片,甚至记录了出洋生大口大口喝黑啤酒的情况。

最初的几次聚会之后,韩三公子终于表达出想到慕尼黑四处转转的意思。正好这是唐妙最拿手的事情,因此不用唐喻暗示,他就已经自告奋勇,带领大家游历了这座连接南欧和中北欧的要塞城市。因此聚会照片的背景上出现了阿尔卑斯山、伊萨尔河和圣母大教堂,唐妙不仅带着士官生们走遍了慕尼黑的每个角落,还带他们去品尝了这个城市每一种别具特色的啤酒。在那种清淡的酒精饮料帮助下,一次,韩叔政终于向唐喻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洋人们那些粗糙而单调的饮食,让韩三公子将这里的每一餐都当作了苦刑,他开始无比怀念四海总督府里那些制作精良的菜肴和点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