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1)

李梅是个好人,周围的人都这么说她。她对身边的每个人,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无微不至。

早上,她到了单位,提着给闺密小丽带的早餐。小丽家在外地,一个人在这个城市,平时吃饭都是在外面凑合,还总是不吃早餐。李梅心疼她,家里准备早餐时,就多准备一点给她带来。除了给小丽带早餐,有时还请她到家里吃饭,工作和生活上都非常照顾她。

李梅的关怀让身在异乡的小丽体会到了父母般的温暖,她总是对别人说:“梅姐对我太好了,比我的父母都不差,我真的是很感动。”

李梅对小丽的关怀当然还不止这些,她还操心着小丽的终身大事。她四处张罗着给小丽介绍对象,把一个她自己觉得相当不错的小伙子介绍给了小丽。初次见面后,两人印象还不错,于是开始了交往。

没过几天,李梅问小丽:“你们约会的怎么样?去了哪里玩了,都聊了些什么呀?”

小丽看李梅这么关心,连忙一五一十地告诉她。

又过了些日子,李梅又问:“小丽呀,你们进展得怎么样了,给我汇报一下。”

小丽淡淡地说:“挺好的,梅姐。”

几个月后,李梅又问小丽:“小丽啊,你们交往的时间不短了,该见见家长了吧。他有没有说带你去见他的父母啊,你要催催他。”

“我们觉得还不到时候呢,再等等吧。”

“不能等了,我跟你说,这事要趁热打铁……”

小丽打断了她的话:“梅姐,你让我们自由发展好不好,你就不要干涉太多了。”

李梅一听这话不高兴了:“这怎么叫干涉你呢?我这是关心你啊,替你操心啊。”

“我知道你关心我,对我好,但也应该有个限度吧。我的朋友是你介绍的,这没错,但我们交往的细节是我的隐私啊,不能什么都告诉你吧。”

“都告诉我又怎么样,我对你好,你就要懂得知恩图报。”

“我不是不懂得感恩,但如果你对我好一定要强求我的报答的话,那以后你还是别对我这么好了。”小丽说完就走,留下李梅愣在那里。

李梅下班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也不说话,丈夫问她:“怎么了,和谁生气了?”

李梅把小丽的事告诉了丈夫,丈夫一笑说:“别生气了,小丽说得对。”

“说得对?你还向着她,我这么掏心掏肺地对她好,到头来还落埋怨。”李梅委屈地掉眼泪了。

“对人好也要有个尺度,把你该做的做到就行了,接下来的事顺其自然,尤其是不要妄想要人家的回报。当初是你非要给人介绍对象的,人家又没求你,对不对?而且,你这人有个毛病,关心起别人来没完没了,对我也是这样,我都快没有一点个人空间了。连咱儿子都说‘妈妈爱我快把我爱得喘不过气来了’。你呀,有时间多爱爱你自己,不要总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

丈夫的话让李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她从没想过,对人太好有时也是一种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