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生孩子 18

“事情来得突然,我一下子真是难以接受,总想着他不到七十岁,就这么去了,又不是说现在医疗条件不好——哎,总憋屈得慌。”师母说下去,“这两天晚上一个人想想,他这辈子也没什么未了的心愿,前些年文颀三不着两,这两年也安居乐业,去年小孙子落地的时候,你文老师最开心了……”

文师母说这些的时候,天护就乖巧地靠在她身上,把玩师母胸前的一块玉坠子。他对爷爷的事其实还有些懵懂,大人说的话大半也不明白,只是小孩子天生敏锐,知道最近家里发生了不寻常的事,平时的一点点小淘气都没了。

阮乔轻轻拍着师母精瘦的手,只是说:“您这样想就最好了。”

“你别看我们平时还挺开通的,其实还是有点中国人的老思想。那天在灵前,看到小小的天护走在前面,我心里竟然有点欣慰。你看他的耳朵,和他爷爷长得是那么像那么像……”

阮乔是在竞争社会长大的人,达尔文的理论被某些人发扬光大,把一切人情黜免,直讲形势、策略、结果、绩效,如此一来就难免自我为中心。阮乔一度相信,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其实这话从职业选择来说无可厚非,但用到个人生活里便有点六亲不认的味道。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吧?

回到娘家,是许朗给她开的门。阮乔在门口换鞋,就听见里面的气氛热烈无比。

许朗边端详着阮乔的脸色边说:“从文老师家回来?”

阮乔点头。

家里的气氛很好,自己的婆婆、嫂子的父母都是座上客,一家人有说有笑,围着阮宏的宝贝儿子小帅说得正热闹。

阮乔爸爸在厨房忙碌停当,更有气氛地来了一嗓子:“开饭啦!”

阮乔爸爸是典型的江南男人,中等个头,圆盘脸,五官年轻时候一定是清秀的,年纪大了渐渐有些松弛,却也是慈眉善目的样子。阮爸号称“不是eat to live,而是live to eat”,可见对吃食的热爱程度。

曹媛媛带孩子,桌旁是八个位子。两个女婿陪着两位岳父推杯换盏、谈天说地,三个妈妈说家务、说菜式,你帮我布菜,我帮你张罗。欢声笑语,锅碗瓢盆,阮乔忽然觉得生活的奏鸣曲正当如此,有父母、有新生儿、有美食,虽然缺乏风度与美感,却也冲淡了许多愁绪。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