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运营中的内容运营——以知乎为例(5)

内容的推荐与整合

当网站(产品)的内容逐渐充实,内容运营人员的日常工作会从生产内容转变为内容推荐与整合。所谓内容推荐,就是让优质的内容更多地呈现给用户。所谓内容整合,就是让同类的内容产生集合。关于这一点,接下来我会用大量的知乎的运营手段,来尝试做一些说明。

知乎的内容推荐机制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关注话题与关注对象的Timeline ,用户主动关注的对象和Timeline:即时间轴,是一种内容的展现方式,围绕关注对象产生的动态,基于时间顺序进行展示。

话题下的内容更新,会以Timeline的形式呈现给关注者。

第二,对于网站上大量的优质内容,用户可以主动通过“发现”、“话题”等功能去寻找。

a)话题动态推荐新近发生的有关关注话题的动态,如图3–15。

b)热门内容通过发现进行推荐(编辑推荐+热度),如图3–16。

第三,对于新近进入的成员的优质内容,通过“首场秀”进行推荐。

第四,对于一些推荐阅读的内容,通过“每周精选”呈现给用户,如图3–17。

第五,知乎官微及个人自媒体等新媒体转发(这不仅仅是推荐,也是推送),如图3–18。

第六,知乎的年的总结(严格来说,这一点并非内容推荐机制)。这一点主要是为了用户进行自我宣传,从而吸引潜在用户的关注,如图3–19。

知乎的内容整合通过如下几种形态展现。

1. 知乎日报。每日整合更新的全站内容,分门别类提供用户查看,如图3–20。

2. 知乎圆桌。通过整合同一话题下的热门回答和优质回答者,进行更深层次的内容运营,如图3–21。

3. 知乎周刊。与日报不同的一种形态,主要以电子书的形式做内容聚合,如图3–22。

4. 内容出版与发行。对优质内容和优质用户通过出版物的形式做内容整合与推荐,如图3–23。

在这里,我只是列举了一些大家都看得到的知乎内容运营在推荐、整合上的动作。需要说明的是,不管进行怎样的外延、采用怎样的包装,其核心都是内容的筛选与面向对象的构建与策略。这些方法难以通过简单的文字说明或者图片展示来分享和学习,更有用的是内容运营者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用户习惯、用户兴趣进行多种尝试。

自运营的路径与机制选择

虽然我们一直说“自运营”是一个网站(产品)运营的最高境界(不单单是内容运营),但是在达到这个境界之前,我们必须要做用户引导与内容构建,否则很难实现网站(产品)健康有序的“自运营”。

所谓“自运营”,是指建立一些机制和规则,用户通过遵守这些机制,利用这些规则,使得网站的日常运营不再过多地依赖运营人员的引导,实现用户自主运营。

很多网站是以自运营为主的。比如,在电子商务网站中,买家和卖家都遵守网站的规则来完成交易;在社交平台上,用户自发管理自己的内容与关系链,进行内容的呈现与传播等。

一般来说,在“自运营”的状态下,网站的运营人员只需通过组织活动、应对用户投诉等日常工作来进行运营管理和达成运营目标。

本书对“自运营”不作赘述,因为要达到“自运营”的目标,运营人员需要做很多工作,并且,这个目标也和产品、市场等相关部门和同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受到网站(产品)定位及公司总体运营目标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无法一一展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