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实态

走进铃木的摩托车工厂,我受到很大打击。厂房就是木屋,还不是那种像样的木屋,说成小木屋可能更确切一些。里面的机械,动力取决于传输皮带的张力和弹性,因此十分不稳定,总是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

组装生产线也不是传输带作业,而是工人们将摩托车放在车床上,一起和着生产组组长的口哨声进行组装的。数年以后,我有机会去联邦德国参观,见到了真正自动化的摩托车量产设备,那种冲击永生难忘。

那时,日本全国的摩托车工厂有30家以上,其中多数都集中在滨松地区。当地的滨松高等工业学校(现在的静冈大学工学部)的学生毕业以后,都会到摩托车工厂报到。在当时滨松地区摩托车的生产制造技术者当中,超过九成都是滨松高等工业学校的毕业生。当然,铃木也不例外。

我,虽然是外人却没有受到歧视,我认为这全赖滨松这片土地所赐。因为德川家康青年时期在此度过,所以滨松在江户时代被称为“出世城”,家康之后经历了25代来自不同地区的城主。滨松一直以来就是一个能够接受和容纳新事物的地方,我来滨松已经50多年了,从来没有人把我当做外人,都认为我是个纯粹的滨松人呢。

在第二故乡滨松,我一方面感受着工厂带给我内心的巨大落差,“这个公司会怎么样,在这里工作真的没问题吗”;一方面又涌上了莫名的自信,要努力通过自己的手,实现工厂的现代化。

在巨大落差带来的不安中度过3个月的实习期后,我回到公司,进入了企划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