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愚公李双良 5

交通管理站的头头们并 没有马上答应李双良的要求,只是说先研究研究再说,他们明白:这样的交易是有一定风险的,应去了解一下情况。后来,了解情况的人回来汇报说,李双良在太钢 是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特别是他被错误开除党籍,撤职下放在太钢东山爆破坑期间,硬是把一个荒凉的山沟建成了半机械化作业的先进单位。对这种办实事的能 人,管理站不再犹豫了,60台汽车很快租给了李双良。

有了车,工期大大加快,1983年6月初,李双良的第一步计划实现了。全月共运走废 渣8万多吨,回收废钢铁近4000吨,共卖得47万元。渣场职工第一次拿到40多元的奖金;民工平均工资达到150多元,有的高达200多元。除去支付汽 车运输费、民工和职工的工资、奖金,还结余11万元。

当民工们兴高采烈地点着自己在渣山领到的报酬时,李双良却又要为倒渣场所的事犯愁。 按李双良的规划,拣出废钢铁之后的废渣,一部分能利用的被送到附近的矿棉厂做原料,其余的运到东山沟填沟造田。每运一吨废渣要支付运输费3元多不说,东山 沟路远道窄,经常堵车断行。更重要的是,东山沟很快就要被填满了,必须寻找新的废渣倾倒点。

李双良又忙开了。他骑着自行车,在城南城北、河东桥西四处转悠。看见盖房、修路的,他都会凑上去介绍说,用废钢渣当回填料结实、耐压、不怕腐蚀,然后补充 一句:“我们太钢渣场免费提供渣。”他还到处找垃圾坑,三伏天蹬着自行车紧跟着装运垃圾的汽车,一跑就是十几里。到了垃圾站,一边给人敬烟,一边赔着笑脸 要求倒些垃圾。垃圾站的人看他上了岁数,又满脸汗水,不好拒绝,只好说:“来倒吧!”

李双良还在算账:每缩短一公里运距,一年就能少支出 运费20多万元。据此,他宣布了就近寻找废渣回填点的奖励办法。渣场职工立即动了起来:下了班大伙四处奔忙,短短十几天就找到了几十处共需上百万立方米回 填料的地方。渣场只支出300多元奖金,就节省了60多万元的运费。

因“推销”废钢渣,李双良也惹过不少麻烦。一个星期天,李双良发现滨 河公路正在拉卫生局的垃圾加固路基,便跑到修路指挥部介绍“推销”自己的钢渣,结果,指挥部认为钢渣坚固耐压,马上退掉卫生局的垃圾订了李双良的钢渣。这 下,卫生局不干了,找李双良评理,说了很多难听的话,但李双良一点也不在乎,因为滨河公路一下就在渣山拉了47万吨废渣,李双良自己省下7万元运费,也为 滨河修路指挥部省了一大笔钱。一举两得,李双良觉得听几句难听的话值。

倒渣场地的问题解决了,李双良仍不敢松口气--他发现,装车的铲车不够用,人工装车速度慢,经常造成窝工。

李 双良吃饭睡觉都琢磨着如何解决筛选钢渣和提高装渣速度的矛盾,他决心改变这种状况。那些日子里,李双良心急火燎地跑遍太钢各个原料装卸点,看到发电厂是通 过运输机把煤提升装入煤仓后再自动装车的,就爬到高高的煤仓顶,丈量了架设运输机的坡度,几天后,李双良把大漏斗的图纸设计出来了。他找来一大堆废钢铁, 要做几只能装60吨废渣的大漏斗。有人说,这活儿太麻烦,干脆包出去让别人干算了。李双良细细一算,这大漏斗花两万块钱干4个月还拿不下来,工程等不起 啊,何况手里本来就没多少钱了,一下花去两万多实在令人心疼。李双良决定:自己做!此后,李双良与大伙没白天没黑夜地干了起来,不到40天,4个大漏斗就 做成了,总共只花了700元钱。更重要的是,自动装车“漏斗”一分钟就能装十吨废渣,比铲车效率高出9倍。每装一吨渣,还能节省装车费四角二分,一年光装 车费就节省36万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