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黄金” 4

同 时,也抓榜样的作用。中垛乡义尖村杨栓保放弃供职13年道班工的铁饭碗,回村治理小流域,栽树200多亩,栽苹果树30多亩,并给乡亲送树苗近两万株,帮 人嫁接苹果树5000多株,直到癌症晚期还帮村民建果园。任俊发带上人把杨栓保的事迹拍成电视剧播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全县60%的农户办起家庭果 园--这些果园虽大多只有四五株苹果树,但它却基本上解除了这些农民的油盐酱醋之忧……

1992年,陈保堂就任吉县任县委书记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土的政策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吉县的“苹果政策”也变得更加简单明了:“绿化荒山坡头,突出 苹果拳头”,陈保堂和县四大班子带领干部群众大胆改革,把70余万亩“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的使用权拍卖给农民,让其放心地治山治水,经营果 园。同时,提倡县、乡直机关开发荒山荒坡,办起了100多个果林场。

此后,几届吉县领导的“苹果政策”一直体现在一条“烟果强县,旅游富 县,生态大县”的标语中,吉县的苹果生产也按照这一“政策”稳步发展着。吉县的果农们公认:1992年至2008年这17年间,是全县栽苹果树的第二个高 潮--这一阶段,在陈保堂、原胜利、乔建军、杨安虎等县领导的推动下,全县的苹果树栽种面积由第一阶段的8万亩增至23万亩。苹果树也从边缘地带的坡地里 堂而皇之地逐步走进平整肥沃的基本农田,从此,苹果不仅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主要商品,同时也成为提高县域经济的“拳头”产品,绝大多数农民因此变成了果 农。

2009年以后,吉县的苹果进入了一个新的拐点。

这个阶段,新任县委书记毛益民和县长刘奎生大力扩规模、提品质、创名牌、上效益、走高端、深加工,推进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标准化、精细化转变,经营模式由规模数量型向优质高效型转变。两年不到,扩展栽植面积6万多亩,使果园面积达到30万亩。

更重要的是,这一阶段的“苹果政策”已由发展经营一种产品转变为一个富民工程,已由单纯的经济支撑点升华为一种执政理念--“关心苹果树,就是关注民生”这句口号,已经在吉县所有公务人员中深入人心。

在一个基层干部的日记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诗句:“常思苹果事,拳拳爱民心”,“些小尔曹州县吏,一枝一果总关情”……

同时,果民们也因苹果而以他们那土生土长的厚道哺育出了新的文化道德准则--民间评判干部的标准是“热爱苹果就是好干部”。有人在销售苹果时以次充好,吉县的果农中有了“苹果是个好产品,没有好人品,就变不成好商品”,“先做好人,再来种苹果”之类的民间警句。

“摇钱树”下的困惑

尽管吉县的领导们不断发文件搞调产,但该县的苹果生产并非一帆风顺。官员们煞费苦心制定的“苹果政策”大多被反对者用对抗的行动诠释为一厢情愿的“文字游戏”!

风起于青萍之末。被采访过的几届县领导都还记得这样的情景:研究栽苹果的四大班子会议上,总有人紧绷着脸叹气、摇头、不发言。不得不发言了,就说些“今后,我们会以多吃苹果的行动支持县里的决定”之类的风凉话予以幽默。

后 来,沉默终于被反对的行动打破:县建行冯行长好不容易在省里争取150万元到东城乡建百亩苹果园,但县里的文件却规定:不得使用基本农田栽种苹果树!县、 乡、村也都分成了可栽和不准栽两种意见。县建行冯行长找到县委书记陈保堂诉苦说,“我是背着香火拜神找不到庙门啊!”书记只得亲自出马,找了县里找乡里, 村里的座谈会就开了两次,最后,以给村里建校安自来水为条件,才把百亩果园的土地落实下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