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见到一个在医院门口收费的哥们儿,每天摆着一副臭脸,谁也不能多问他一个问题,否则他会大发雷霆。可是他一下班,脸上就露出了笑容。后来,我明白了,只有下班后,他才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开始了多姿多彩的生活。
所以,一个人只有舒适区被打破,才能见到突破和卓越,从而带来持久的幸福。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没有功劳,也就没有苦劳》,说这个时代的高手不再是默默无闻埋头努力的人,而是那些不可替代的有创造力的人,所以,那些总是在舒适区中温水煮青蛙的人,终究会被这个时代淘汰,不过是时间问题。
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墙,甚至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围城,就像每个远行的人,也都记得回家的路。人的区别,不过是围城的大小而已。
人要有一颗愿意挑战的心,有一个喜欢探索的心态,学着做一些没做过的事,尝试见一些没见过的人,试着在生活中埋一些彩蛋。
我特别怕自己在年轻的日子里,把日子过成发条,只剩下嘀嗒嘀嗒。于是,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没有坐过班,即使是现在创业,董事会非要求坐班,我也断然拒绝。甚至有一段时间闹得很僵,他们问我,为什么这么不愿意全心投入这份工作?
我跟他们说,不去坐班不是不全力投入,相反,很多人每天坐八小时,一周坐五天,也就干了十个小时的活儿,搞得自己也郁闷。而我给我自己安排时间,是主动的,工作十个小时,效率可能是二十个小时的。
后来,我拿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不坐班效率反而更高,我能用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许多事情,跨了几个领域,这些领域能互相协作,而且都做得不错。
其实,我不愿意坐班还有个原因,就是我特别了解自己的惰性,一旦我的日子变得循规蹈矩,每天都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慢慢地我就会失去这么强的创造力和闯劲。我怕自己习惯了一种生活模式,换了环境就不适应了。
不过是想趁着年轻,趁着还没定型,多去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想让自己更强大点,强大到在任何一个环境都能活得下来。
至于舒适区,等我老了,拼不动了,再回去吧。
我其实不赞同年轻人刚毕业就走进写字楼的一个办公室参与写字楼政治,我希望他们能多出去看看,哪怕这个业务很累很忙需要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也最好不要刚毕业就用青春年华在办公室建造起一个舒适区,然后让这个舒适区一点点地残害着本应躁动的青春。
关于走出舒适区,并不是盲目地辞职,相反,你应该有一份活下来的保底工作,除此之外,一定要给自己的生活中埋下一些彩蛋:去吃一次没吃过的超辣鸡翅;去表白一个只见过一次的姑娘;去看一本一直想看的书;和闺密去一个不是旅游景点的地方;去毫无保留地烂醉一次;去看一场能唤起回忆的演唱会。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到电影《七号房的礼物》中那只被监狱防护网拦住的气球和那对父女渴望自由的眼神。这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奋力去追求着自由,而我们已经有了这么自由的躯体,为何不去努力拆掉思维里的墙,自由地飞出去看看这世界的模样?
所以,别让舒适区毁掉青春,相反,应该趁着青春,去围墙的外面看看。你要相信,故步自封的人,舒适区会越来越小,终有一天,会发现世界早无落脚之处。
真正的强者,他们在年轻的时候,经历了沧桑,化解了迷茫,学会了坚强,懂得了疗伤。他们在哪里都能活,哪里都是舒适区,哪里都是自己的天堂。
愿年轻的我们,都是后者,能不顾一切地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