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 马可成了瘾君子(6)

到达阿富汗东北部偏远的巴达赫尚省之前,马可一直痴迷于国王叙事诗中,巴达赫尚省是古老的大夏王国的一部分。随着真正意义上的东方之旅的开始,马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再次得到了显示。

阿富汗向北延伸到突厥斯坦,东北到有蒙古人居住的中国,南到印度次大陆,西至波斯。作为一个多种文化、语言和宗教的交汇点,阿富汗逐渐发展成为东西方贸易中心和交通枢纽。无论在阿富汗干旱的平原、繁茂的谷地还是终年白雪皑皑的高山上,到处都留下了像波罗这样的商人们的足迹。

阿富汗境内四通八达的道路也引起了侵略者的兴趣,数百年来,所有侵略者都想把阿富汗变成战场,这里曾一度落入塞琉古人、白匈奴人和土耳其人手中。成吉思汗指挥的蒙古大军攻占阿富汗后,才结束了土耳其人对这里从6世纪起就开始的统治。

蒙古人对阿富汗基础设施的破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蒙古大军人数众多,往往一支六七万骑兵的队伍会突然出现在他们想要攻打的地区。蒙古骑兵个个身手不凡,在全速飞奔的马背上,一分钟之内可以向前后射出六支箭。1220年的一场战役中,成吉思汗闯进一座清真寺,亲手杀死了在里面躲避战乱的百姓,甚至还下令用装《古兰经》的箱子盛放战马的草料。蒙古军还破坏了当地的灌溉系统,把原本肥沃的良田变成了后来的旅行者所看到的不毛之地,他们凭借武力和绝对的军事优势,把自己变成了这片土地的主人。蒙古帝国的快速扩张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与蒙古人为敌只能是自取灭亡。

年轻的马可对“丝绸之路”之行的记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他和家人面对恶劣环境时的软弱与无奈,教皇的书信可以在基督教区保护他们,但不能免却途中遇到的劫匪和宗教狂人对他们的威胁。马可从未提及他们是否随身带有防卫武器,他也没有提到是否采取了什么特别的措施使他们免于饥饿、疾病或者歹徒的侵袭和伤害。干旱、沙尘暴、疾病、杀气腾腾的盗贼、心怀叵测的竞争对手、闻风而来的劫匪、有毒的泉水、毒虫蛇蝎咬伤、各种寄生虫和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和雷电等等,任何看似普通的事都足以让他们前功尽弃。

虽然要面对诸多的困难和危险,但是波罗一行还是有自己的优势。一方面,老波罗兄弟以前曾走过这条路,另一方面,三个威尼斯人并不孤单。因为在“丝绸之路”上,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能遇到其他来自各地的商人和包括聂斯托利教派的基督教徒在内的一些神职人员和佛教徒,虽然它叫“丝绸之路”,但从这条路上输送的绝不仅仅只是丝绸。波罗一行沿途遇到了很多小业主和客栈老板,他们为那些天不亮就得冒着严寒动身赶路的旅行者们提供了便利的食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