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桃花》 国威浩浩会盟五国(4)

到了第二年,周桓王薨殁,陈侯林到京都吊丧,大司马公子杵臼监国。这期间,郑国又出现了内乱,不是因为国君,而是因为大臣。郑伯突因为陈、宋、蔡、卫联军大败郑国,归罪于祭足。因为祭足看联军来势凶猛,不让出兵交战。他说:“郑国必败,不如索性让联军肆意进入郑国,这样还能减少损失。”郑伯突听了祭足的话,才使郑国太庙的椽子装在宋国的城门上。郑伯突觉得这真是莫大的耻辱。导致郑国君臣关系破裂的还有一件事儿,就是周桓王薨殁,郑伯突本想亲去吊丧,可是祭足力阻,说是郑伯突新立,而郑、周关系僵化,去了之后自找难堪。郑伯突觉得自己乃一国之君,却处处受制于祭足,由此产生了除掉祭足的恶念。其实,郑伯突要除掉祭足并不难,只可惜他找错了人。为除祭足,他找了他的表哥——对他忠心耿耿的铁血哥们雍纠。这雍纠不是别人,正是祭足的女婿,来自宋国的雍氏一族。雍纠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接受了这么重要的任务,居然还能喝酒。喝酒也罢,喝多了还把消息透给了他的妻子——祭足的女儿。祭足的女儿知道这事儿太大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回了娘家,问她母亲:“丈夫和父亲哪个更重要?”她母亲说:“父亲只有一个,而丈夫可以再换。”丈母娘的一句话,要了雍纠的命。雍纠命丧,郑伯突事败出逃,祭足迎回郑伯忽。

陈侯林从京都回到陈国,大司马公子杵臼进宫朝见,陈侯林言及郑国内乱,郑伯忽复位;卫国伐郑而返,也是因为国内发生了变故。他感叹道:整个中原诸侯国,內乱外伐,战事纷纷,风雨飘摇。比起这些国家,吾兄弟同心治国,真是陈国人民之幸事啊!若不是大司马胆略超群,陈国也同这些国家一样,处在血腥之中。

由此,陈侯林一切国事,尽委大司马公子杵臼。公子杵臼越发恭慎事主,为国事殚精竭虑。

公子杵臼向陈侯林禀报:“在主公去周吊丧期间,宋国南宫将军又遣使来陈国借兵,准备联合卫、蔡伐郑,以复郑伯突,原因是郑伯突向宋国承认了错误,并承诺以前的许诺要兑现,宋公冯贪图钱财,轻信郑伯突,才答应帮助他复位。陈国没有参加伐郑联军,一是因为主公不在国中,大司马不能随意发兵。二是,宋国反复无常,不论是非曲直,唯利益至上。不过,这次联军以失败而告终,也许是因为陈国没有参加。”

陈侯林说:“各国弑逆迭起,国政不稳啊。”

杵臼说:“这正是陈国崛起的好时机。现在华夏诸国动荡不安,无暇他顾,而陈国地处中原,水草丰沛,四方通达。吾国可对内富民强兵,增强防御,对外亲睦邦邻,弭兵休战,以振国威。”

陈侯林问道:“怎么才能弭兵休战,以振国威呢?”

公子杵臼说道:“主持会盟,以求同甘同患!”

“主持会盟?陈国从来没有主持过会盟?这些国家会听陈国的吗?”

公子杵臼娓娓道来:“主公且看眼下局势,便知他们会听的。吾不参加伐郑联军,宋国想必会有不悦,但宋国连年征伐,国内空虚,百姓愤怨,最应该休息民生。宋公冯并不昏庸,这点还是应该清楚的。卫国新君黔牟是周天子的女婿,他刚刚即位,旧君卫侯朔逃至齐国,时刻想归复君位,所以卫新君黔牟也想国内安定,邻邦和睦,以抗御卫侯朔。蔡国乃陈国姻亲,与陈国休戚相关。鲁国虽然是姬姓国,但是礼仪之邦,向来与陈国亲善友好,况鲁侯允最喜这事。如果我们主持这些国家会盟,永结邻好,他们肯定拥护。”

陈侯林说:“好!什么时候?”

“九月吧,秋收已过,国库丰盈,正是会盟的好时机。”

“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

“在衫地,距离各国路途相当。”

于是,陈国派出使节,通谕各国,定于九月朔日在衫地会盟。陈侯林派遣老大夫子鍼,提前到衫地修建会馆和盟坛,预备各种物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