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顽童(1)

休?赫夫纳是在一种让人感到压抑的、清教徒式的氛围中长大的,他的家庭中不鼓励表达感情。严格的宗教信仰使其父母不能容忍情感的流露、饮酒、说脏话和公开谈论性,而他偏偏要打破束缚,寻求爱、浪漫以及情感联系。这种渴望最终驱使他在青年时期彻底反叛,创立了《花花公子》杂志,宣扬自由和性解放。赫夫纳说:“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父母无意识地在我身上培养了破除陋习的反叛精神。”他认为,这种个人的斗争不仅为其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而且体现了现代美国社会中更深刻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够解释为什么《花花公子》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清教主义的压迫正是解密我的生活的那把钥匙,”他写道,“它是一朵花蕾,我的生命由此绽放。”1

在过去的40年里,赫夫纳无数次地对采访者如是说,这也是他诠释自己人生的坚实基础。他创造了一种个人神话。他像所有人一样对自己的过去形成了一种看法,而这种看法能够解释他的现在。在这一点上,他只是比我们更有自我意识,他的这种看法更为公众所知而已。事实上,他对自己青年时代的认识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如同所有的神话一样,他用戏剧化的语言讲述了一位年轻的英雄如何克服苦难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但也像所有的神话一样,故事的内容只有一部分是真实的。D盚崩吐姿乖经警告过:“不要相信讲故事的那个人,要相信故事本身。”赫夫纳青年时代的真实经历与他自己描述的稍有不同,但自有它引人入胜的地方。

应该说,赫夫纳生活在一个相对进步的家庭里,这个家庭虽然还存有维多利亚时代对于感情表达和性的保留态度,但也很快接受了更为现代的少年自我实现的思想。他的父母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尽管从大平原地区的乡村文化中走来,但已适应了芝加哥繁忙的都市生活。赫夫纳成长于20世纪30年代,母亲对他疼爱有加,父亲却没能在情感上给予他关怀,在他的世界里缺少一个男性权威者的形象。因此,这个充满了想象力的孩子就沉浸在当时以电影、音乐、广播和漫画为代表的流行文化中,而这一切创造出一个丰富的幻想世界,这个世界里的生活比真实生活更有活力。赫夫纳备受呵护也受人管教,这使得他的幻想反映了美国日渐兴起的自我实现文化以及追求休闲、娱乐和情感满足的渴望。而这些东西向他灌输了现代价值观,只是他从来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已。

尽管赫夫纳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芝加哥和洛杉矶度过,但是要追溯他早年生活的足迹并不能在这些大城市霓虹灯下的人群里寻觅。他的家庭模式和他认为压抑自己的那些价值观都是在世纪之交遥远多风的内布拉斯加大草原上形成的。

1

1911年,内布拉斯加州霍尔德里奇卫理公会教堂的一次青年聚会后,格伦?赫夫纳问格雷丝?斯旺森能否送她回家,格雷丝答应了。于是,两个乡村少年之间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恋爱。他们所在的这个小镇坐落在该州的中南部,距奥马哈120英里左右,约有3 500名居民。格伦出生在草皮屋里,尽管他的父亲不停地换工作,做过理发师、保险代理和房地产销售员,但都无法让家庭摆脱贫困。相比之下,格雷丝的家境就好很多。她于1895年出生在一个农场里,在田间杂活儿、小动物和家庭剧的陪伴下度过了典型的乡村童年。她的母亲信仰宗教,父亲勤勤恳恳地维持着生计,但爱发脾气,有些武断。他强调严格地遵守纪律,却很少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健康。据格雷丝回忆,她上小学时有一次放学回到家,“爸爸在院子里碰见我,用黑色的蛇鞭抽我……因为他觉得我放学后没有直接回家”。她坦白说:“我想我不爱他,我只是害怕他。”他不愿意像他虔诚的妻子一样去教堂,喜欢在当地的小酒馆里喝两杯,骂起人来也毫不含糊。2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