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叨叨(资深媒体人,作品多见于杂志报刊等)
-1-
初见林安的时候,沈雨还是一个灰头土脸的傻姑娘。来自青岛,159cm的身高,穿的是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和花衬衫,永远半长马尾的土样子。
而林安在她当时的学校里,算是比较优秀的人,不仅深得宅男心,还弹得一手好钢琴,英法文辩论赛从来没有输过,一毕业就被多家国企相约,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知道林安这个人,是她人生最低谷那年。
那年老家的天气仿佛从年头开始就一直不大好,起初是断断续续的阴天小雨,后来发生了中级地震,危害不大,家人平安无事房子却没有保住。
她妈妈在电话里哽咽着说:“家里没什么事,你不要瞎操心,跟学校老师说说,可不可以晚点再交你说的那费用,妈再想想办法,啊。”
作为子女,一想到父母即将无处可去还得操劳她的事,沈雨忍不住哭起来,她握着电话的手在发抖,扯谎说那费用取消了,暂时不用交。
那时候她的饭卡其实已经刷得干干净净,身上也没有半毛可用的金钱甚至已经饿了一天。
因一连几天的坏情绪作祟,还有对未来前所未有的迷茫,她觉得天塌了一半。
挂了电话蹲下去流泪,便是在那个瞬间,看见了学校公告栏上的优秀学生,其中就有已经去法国留学的林安。
个人资料里说了林安过去的种种经历。
她从小贫穷到过生日不敢奢望有蛋糕,别人家的孩子把KFC当饭吃的时候,她还不知道巧克力长什么样,但这样的人从小学到大学一路走来门门功课第一,还获得免费留学的机会。
被照片上笑得自信满满的林安感染,沈雨好像一下子看清了前面即将要走的路。
当时因林安而振作的她,其实没想到有一天她会跟林安碰面。
-2-
2004年,林安随她的未婚夫回国发展顺便回学校看望导师,无意间在老师那里了解到沈雨的情况。
两个有相同过往的人,总会相互吸引。
她说想见见沈雨。
老师给她指了路,当她到自己当年作为第二个家来往的自习教室时,沈雨还在题海中奋发图强。后来我有幸与林安结交,她回忆起那一幕的时候告诉我她以为看见了二十三岁、那个为未来奋起直追的自己。
而那个时候沈雨正困惑于一道高难法语题,完全没有意识到谁进了这间教室。
林安悄悄站在一边看,看到忍不住出手指点:“我想这里应该是这样的……”
后来她跟沈雨讨论了很多英法语专业上的东西,临走时她跟沈雨说:“有毅力才有资格接近所想的梦。如果可以,以后有缘再见请告诉我你已经过上了以往要而不得的生活。”
自那之后林安去了哪里又过得如何,沈雨没有得到任何消息,她只是更加发狠地学习。
每天抱着一大本疯狂英语,一路走一路念,有时候努力到深夜也有时候努力到忘记吃午饭。
对她而言以往读书是为了住进大城市里或者吃上平凡的猪肉,带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的爸妈去环游世界。
但那个时候读书,她已经有了另外一个属于自己的目的,她想去看林安看到的世界,也想去听林安听见的各座城市的声音。
我经常问沈雨:“如果现在出现在你面前的是林安和井柏然,你会愿意跟谁走?”
“如果一定要跟一个走,那就一定是林安。”
永远毫无疑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