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场上班(2)

我小心翼翼地把新年贺词做了修改。王燕琳一看说,“可以,小伙子,你是分到我们这里的大学生吧,学什么专业的?”

我实话实说,“王主席,我不是什么大学生,我是来场里打工的。”

王燕琳不相信。我一再解释,她才半信半疑地说,“这样吧,我们工会的图书室里有很多图书,你有空了帮我们归归类,最好能把每本书的内容总结成一句话,将来我们都印在借书证上,让借书者一目了然就知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给王燕琳打下手没有白帮忙,她把图书室的钥匙给了我,我可以在空闲时随时进入图书室。

检测场的图书很多,古今中外的名篇名著,社会的科学的,还有机械工程、医学等等名类繁多。我不明白一个检测汽车的场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书,而且很多与检测工作是无关的。后来才知道是场里为了提高所有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而专门安排的。

那段时间,我犹如一个饿急了的穷汉遇到了一顿可以免费任意吃的大餐一样,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按照图书室规定,图书只能在阅览室看,不准私自带走的。

为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看到最多的书,我专门买了几个笔记本,把每本书的作者简介,书的内容提要先一一记下来,有空了再详细阅读。

刚到检测场的时候,晚上没什么事,就在传达室跟门岗王大爷一起看万人空巷的电视局《渴望》。

在1990年岁末,有一个名字感动了数以亿计的中国观众,她的命运牵动着无数善良的心——她就是刘慧芳,电视剧《渴望》的女主角。

这部由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出品的本片,通过揭露文革那个社会动荡,是非颠倒的年代,讲述了两对年轻人复杂的爱情经历,揭示了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美好生活的渴望。该剧将人生的、人性的一切有机地溶入到社会大时代的背景中,加上演员的出色表演,具有较高的社会审美的价值。

它的剧情让所有看过的人流泪、感慨,更多的是对往事的回忆和对良心的叩问。因为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期,那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充满戏剧性变化的时期,它经过混乱、动荡、又由乱而治。

《渴望》故事开始于一段复杂的恋情,年轻漂亮的女工刘慧芳面对两个追求者迟疑不决。一个是车间副主任宋大成,一个是来厂劳动的大学毕业生王沪生。她渴望爱情,但是,前者有恩于她,后者身处困境,需要帮助,这使她左右为难。

王沪生父亲是个著名学者,于文革初期突然被抓,下落不明,母亲急忧交加,发病去世,姐姐王亚茹是医生,在送别未婚夫罗刚去干校后,发觉已有身孕,她不顾罗刚的劝阻,偷偷生下一个女儿,取名罗丹,罗刚突然深夜返京,王亚茹惊喜中并未察觉他神色有异,罗刚带着女儿悄然离去,留下一封信,告之他被通缉,生还无望,让王亚茹忘掉他。

刘慧芳和王沪生结了婚,刘捡到了罗刚丢弃的女儿,萌发了母爱,王沪生虽不情愿,只好勉强收留,起名刘小芳。一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王东东。深感失望的宋大成和刘慧芳的好友徐月娟结了婚,但对徐感情不深。

刘慧芳在夜大与教师罗刚相识。偶然间,小芳的身世大白。恰在此时,王亚茹经过几年钻研,终于治愈了小芳相同的病症,生活再一次迫使刘慧芳作出抉择……

这部电视剧中央台播了北京台接着播,老百姓也是百看不厌。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我对电视剧中的主题歌犹感兴趣,专门买了一个笔记本抄写下来,那里面的很多语句虽普通但内涵深刻,足可以使人审视把握人生方向。

元旦后到春节前这段时间,我基本上住在场里。吃饭到检测场食堂自己做。负责食堂的庞红经理已经向场里辞职了,只有我和四川的罗华和安徽的王彩霞三个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