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没有绝对的最终胜利者 3

因此,对于奥哈尔来说,他需要的不是学习说话的技巧,而是要教会他学习克制自己,不与他人争辩的道理。如今,奥哈尔已经是纽约怀特汽车公司的明星推销员。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听听他是怎么说的:“现在,我去向客户推销,如果听他说‘什么?怀特的汽车?不好!白给我都不要,我要的是荷西公司那样的汽车’,我会说‘荷西的车确实好,从他们那儿买车肯定没错。他们的车都产自著名厂家,他们的业务员也很棒’。因为我认同他的观点,他便无法继续再谈论荷西公司了。接下来,我就有机会说怀特公司的好处了。”

“如果在当年,听到客户说那样的话,我早就火了。结果在争辩的过程中,就是我挑荷西的刺儿。这样就等于把客户推向了竞争对手。过去的工作中,我把大量的时间都浪费在了争吵上。现在我学会了克制自己,效果非常好。”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假如你总是争论、辩驳,偶尔你会成为赢家!但这样的胜利并不实在,因为你永远也得不到对方真心的认同。”在争辩中,你或许有理有据,但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别人的想法,就难上加难,收效甚微。所以,你应该想想,到底是口舌上的胜利让你更加快乐,还是赢得别人真诚的好感更加值得。

美国前财政部长威廉麦肯锡:争论无法让人折服

威廉麦肯锡在前总统威尔逊执政时担任财政部长一职,从多年从政的经验中他总结出一条处事法则:“争论无法让无知的人折服。”麦肯锡这里说得太温和了,据我所知,不论对方的教育程度、智商高低,争论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

举例来说,税务顾问派森曾因9000美元的税款与一个政府的税务稽查员辩论了一个小时。派森试图向那人解释,这笔钱已经是应收账款中的死账,没办法再收回来,所以不应该征收个人所得税。那位稽查员却坚持要征收所得税。

派森上课时描述道:“那个稽查员态度傲慢,固执己见,任何解释都听不进去。我越与他争辩,他就越坚持自己的看法。于是,我决定终止争论,把话题转移开,说一些他喜欢的话题。

“我诚恳地对他说:‘与你处理的其他事情相比,这件事真是不值一提。我在税务问题方面的知识大多来自课本,而你全是实践出真知。有时我真羡慕你的工作,那会学到很多东西。’

“那位稽查员调整了一下坐姿,开始长篇大论地说起他的工作来。他告诉我他所见过的许多税务方面的伎俩。他的语气变得缓和许多,说起了他的孩子。临走时,他告诉我他会再考虑一下,过些天会通知我最终结果。

“三天后,我在办公室接到了他的电话,他告诉我,那笔所得税他决定不征了。”

我们可以从这位税务稽查员的身上看到人性最常见的弱点。他是要维持自己在特定领域的权威感。派森与他争论时,他会坚持己见,从而维护、显示自己的重要性。但如果派森认同了他的权威,他心理获得了满足,就会表现出宽容和理解的一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