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芬》 女性自立的一曲颂歌(2)

从上卷的身陷洛杉矶,到下卷的回归建筑业,作品以两相对比的方式,描述了吉芬的青春两阶段与人生两重天。表面来看,前者是无爱无情的失败婚姻,后者是爱在其中的成功事业,深究之后还会发现,在生活状态的前后差别中,其实是人生姿态的决然不同。在与岳子君不咸不淡的婚姻生活中,吉芬只满足于“岳太太”的光鲜身份,只在意“好老公”的外在评价,主体是完全隐匿的,自我是基本丧失的;而在回国之后的事业奋斗中,吉芬焕发出了强劲的上进心,迸发出了巨大的创造力,无论是对待事业、看待人生,抑或是应待亲人与恋人,都格外地清醒而坚定,从自我救赎到自我实现,整个人都是主体高扬,个性彰显,充满了主动性与向上性。作品经由人的主体状态与人生状态的相互勾连,信而有征地揭示出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现实人生中,人要学会自我把握与自我拯救,女人更须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从经济独立到人格自立。只有这样,才可能有可意的生活状态,美好的人生风景。冯梦龙曾云:“有志妇人,胜于男人。”此言确乎不谬,而吉芬所以能得到夏以橙的赏识与爱慕,正是这种人格的自立与自信散发出了灼人的魅力。这正如夏以橙在致吉芬的邮件里所说的那样:“他亲眼目睹了她的苦痛、疲累、挣扎、绝望,也亲自参与和见证了她的坚韧、努力、奋斗、拼搏,看到她终于摆脱女人的宿命,成就了自己的光荣与梦想。这样的她,更加让他心痛,让他心折。”因此,吉芬离开岳子君,走向夏以橙,不只是选择了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男人,而是苏醒了自我听从内心的命令——对自己幸福人生的主动进击与积极争取。可以说,在作品的最后,当读到吉芬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夏以橙而又面临旅途的种种意外变故时,人们并不为之着急,而是为之庆幸,因为打开了心扉也拿定了主意的吉芬,再也不会让真爱轻易擦肩而过,再也不会让幸福随意离身而去。

作者在讲述吉芬的故事,塑造吉芬的形象时,调用了许多艺术手段,其中尤以“映衬”手法运用得最为集中而娴熟。作品里,环绕着吉芬的几位女性人物妮娜、紫苏与白微微等,既构成了吉芬人际交往的基本氛围,又以各自的样态与吉芬形成或大或小的对比。把她们的人生追求与人生理念提取出来之后,就会发现她们或臣服于金钱的拜物主义,或依附于男人的奴性哲学,内中既缺乏人文精神的筋骨,而且丧失女性应有的主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吉芬基于个人理想的事业打拼,立足主体本位的人格自立,正是这种正能量价值观的支撑与维系,使她得以拨开层层迷雾,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自己的一个个人生目标,收获了许多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的事业硕果与爱情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书中的女性人物与吉芬一样历经了坎坷,却并不能等量齐观,她们的坎坷属于人格失据的教训与人生失败的代价,而吉芬的坎坷则是人格提升的阶梯与人生成功的路标。而对于女性而言,自尊与自爱是怎样的重要,自立与自强是何等的难能,两个方面的生动事实都从正反两面给予了充分的诠释与有力的证明。

《吉芬》一作内含的亮点不少,可予评说的地方很多,相信不同的读者都会从中读出自己的体味与心得,我只想在这里提示读者诸君,仅就作者精心塑造出吉芬这个堪称典型的女性人物形象,并使这个人物风采独具、气韵生动和蕴含丰厚而言,这部作品就值得予以认真关注,给以高度重视。而有幸读到这部作品,当会自有所得,必有所获。

是为序。

2016年10月4日于北京朝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