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督的奋起一搏(1)

这一次,李学生的对手不再是战场上可见可触的敌人,而成了捉摸不透却又无所不在的大自然。要做的事情也不再是消灭生命,而是挽救生命,阻止天灾转变成人祸。这是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面对这个工作,李鸿章使出了浑身解数。

李总督的浑身解数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12点:

一、设立筹赈局,强化救灾管理。

二、筹措应急款项。经与直隶布政使钱鼎铭协商,决定从地丁银中提取二十六万,军饷中提取十万两,同时再从下一年交往国库的京饷中预先截留五万两,共计四十一万两白银,先用于赈灾。

三、“派员携银分赴丰收之区”,设法购买粮食。

四、以米易粮。北方居民本不以米为主食,而且米价高、杂粮价低,故将南方援助的米折成银钱,再到直隶周边省区购买玉米等杂粮,这样就增加了赈济食物的总量。

五、请得圣旨,打击官私双方的遏籴居奇行为。

所谓“籴”就是入籴法,“遏籴”就是阻挠入籴法的实施。所谓入籴法,指的是“在丰收之年买入余粮存储起来,并在歉收之年以平价卖出,以保护农民免遭年度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早在战国时代,魏国就采取了入籴法,进入秦汉大一统时代后,入籴法逐渐制度化,不仅在平时保障农民的收入,而且在灾年起到平衡不同地区农产品需要的效果。即由官府出资,到丰收地区大规模采购,然后免费发放给灾区民众,这样既实现了救灾,又保障了丰产区的粮食销售。具体到这次直隶水灾,李鸿章自然要依照入籴的传统进行跨区粮食采购,但是一些地方官出于地方主义的动因,往往不希望自己辖区的粮食大量外流。此外,商人的囤积居奇,以及沿途税收机构的盘剥,同样遏制着入籴法的推行。如山东德州的署理知州蒋树屏就冠冕堂皇地发来公文,称本州“民间存米无多,请禁止赴该处购办”。对此,李鸿章自然不会接受,根据他掌握的情况,德州当年收成“尚丰”,而且德州距离灾区如此之近,反而“漠视邻灾,强分畛域”,其他地区更有借口“藉词效尤”,结果就是“商贩必闻风裹足”,粮食“来源日乏”,本地“粮价日昂”,最终导致灾区“民生日困”!故而李鸿章请得圣旨,严厉禁止此类遏籴行为,同时豁免粮商的沿途关卡课税,并严厉禁止“地方官绅囤户遏籴居奇”。其最终目的则在于:“远近商贾得以流通”,“灾区粮价不至骤长”,“亿万饥民同霑实惠”。

六、动员民间力量参与赈灾,辅助官府力量的不足。同时求助其他省区的援助,以补直隶自身救灾能力的缺陷。

其主要做法有:

1.劝谕本地绅士富户“量力捐输,放馍助谷”。如天津城西门外延生馍社,施舍馒头百日,扣除份内的捐赈和官府的补助外,该馍社自行填补白银八千余两。又有长芦盐商杨俊元前后出资两万余两用于救灾,其中五千两用于初期“搭盖窝棚,安置难民,日施蒸馍”。灾民疏散后又出资安抚最后剩下的二千五百余名“老弱贫民”。

2.吁请其他地区同僚及民间力量的援助。如在他恩师曾国藩的帮助下,以“淮盐加引筹捐”的方式得银二十万两。湖北布政使张建基因籍贯直隶,故而捐银二千两。又有两广总督瑞麟曾任直隶总督,“深悉(直隶)瘠苦情形”,可惜这年广东也遭遇水灾,民力、商力均感困乏,念及直隶“灾民待哺孔殷”,故本着不扰民的原则,瑞麟没有向民、商伸手,却带头发动辖区内官僚系统内部捐款,共计得银四万二千两援助直隶灾区,其中瑞麟个人捐款六千两。又有浙江补用道员史杰、前甘肃平庆泾道员方瑧大劝导淮南商团“捐银两及棉衣折价合计至二十二万两之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