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要了解影片《颤栗航班93》,我们需要弄清楚两点:首先,这部电影要求它的观众从多种时间角度来体验影片的叙事;同时,该片还要求它的观众只能赞同其中的一种角度,即“实时”角度,这种角度认为“我们可能就在那架飞机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电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导演对电影的影响程度,也就是说,导演对9·11的观点没能被充分体现在电影的叙事当中。格林戈拉斯似乎承认,考虑到关于9·11的言论众说纷纭,如果他想让电影不在观众之间激起矛盾的话,那么就必须回避任何一种观点。尽管到目前为止,我努力勾勒出影片《颤栗航班93》中所利用到的材料,以及它是如何引导观众与电影之间建立起关系的几种方式,但是现在我想讨论另外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似乎对《颤栗航班93》之类的电影进行了批评。这部电影就是由塞缪尔·杰克逊领衔主演的《航班蛇患》。电影《航班蛇患》并没有承认影片本身在影射9·11。实际上,这部影片的策划在2001年的秋天就已经开始进行了,9·11后它被搁置了一段时间,对于那些9·11后迅速涌现的、力求反映当天真实情况的影片来说,影片《航班蛇患》显然显得过于“反应迟钝”。电影的名字似乎拒绝了任何与9·11相关的联系,而且它毫无修饰、毫无引申义的特性是吸引影迷和主演的第一要素。【注释】杰克逊听说新线电影公司想把影片的名字改成《121航班》时,他曾经极力反对:“他们对我说,‘我们真的不想摒弃太多影片的内容’。我听后勃然大怒,‘你们是疯了吗?你们这么做就是在抛弃你们原来的设想!’你们这样做还怎么能够吸引受众?没有人会想看一部名为《121航班》的电影。这就好像在说‘这是通往天堂的船’。蠢货!观众们知道自己想看什么样的电影。他们要么想看这部电影,要么就会不屑一顾。”
【注释】在电影放映的前一年,《航班蛇患》就已经引起了轰动。该片的编剧乔希·弗里德曼在他的私人博客上登载了一篇关于他编写这部剧本的采访,当时塞缪尔·杰克逊已经确定担任该片主演。影片的消息在互联网上流传开后,影迷们开始为其设计T恤,写主题歌并设想影片的片段,而他们对影片的了解其实仅限于片名和主演。新线电影公司不但没有阻挠这些非官方的活动,还组织了一场主题歌比赛,夺得桂冠的歌曲将会被影片所采用。新线还增加了五天的拍摄,“以求将被影迷们追捧的元素加进电影里。”
茨维坦·托多洛夫认为,传奇的叙事方式必须让自己超自然的方面读起来十分写实,而不是含有寓意,但他同时写道:“寓言意味着一个字眼至少有两层意思。某些评论认为,寓言的表面意思必须消失;而其他的评论则认为两层意思都必须同时出现。”不论字面意思是否完全消失,寓言性叙事显然要求读者发现它的第二层意思,因此,双层意思的存在让寓言能够用符合自然规律的语言来描述超自然的现象。不论那个船多么真实,“通往天堂的船”要求观众能够在它叙述的旅程中找寻出它隐含的寓意。杰克逊对电影原名的捍卫(最终他取得了成功)证明,《航班蛇患》这个名字并非具有引申义,它就是在说明一个事实:飞机上有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