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婆婆来了(12)

刘夏对于县城的认识,仅限于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跟贾艳一起去过一次她的老家。L县,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用数字呈现,比安文来自的D县要繁荣许多的地方。

L县,有着全国闻名的双向十二车道的钻石大道,这里的行人一般都不横穿马路,原因有二:一是基本上没什么行人;二是横穿个马路太费劲,路面太宽,横着穿过去快步走也得要个几分钟。

L县,街上跑着的狗比车多,大大小小种类不同的狗,都脏兮兮地跑来跑去,不怕人,不怕死。

L县,街上的洗浴中心名字起得直白火辣,“好男儿”、“后宫”、“激浪”……饭店的名字更是大气,“皇庭海鲜巨无霸”……

L县,有人的地方就有卖羊肉汤的、卖凉皮的、卖麻辣烫的。人们都坐在街上,吃在街上,扔在街上,吐在街上,嬉笑怒骂,都在街上。

去到县城的那天中午,刘夏想吃拉面,可发现拉面摊旁边就是挖鸡眼的,于是她对贾艳说:“还是吃炒菜吧,找个饭店,能进屋坐的那种。”

“行啊。”贾艳拉刘夏进了一家装潢不错的酒家。屁股还没坐热,就有一中年男子迎面走来。

“这不是老贾家的艳儿?不是在省城上班吗,啥时候回来的?”那男子一边说一边坐了下来,贾艳叫了声叔,两个人用地道的家乡话攀谈起来。

“在省城干啥?”那男子问。

“念书。”贾艳答。

“念啥书?”

“读个研究生。”

“有出息啊,不过现在找个好工作太难了。”

“……”贾艳时而沉默,间歇转换话题,类似“婶子可好,上班忙不忙之类”。

第一道菜上了,男子总算离去。

刘夏问:“这是你叔吗?”

贾艳说:“嗯,不过关系也不怎么近。”没说几句,又过来一个年纪五十来岁的男人:“这不是老贾家的艳儿?怎么回老家了,不是在省城?”

贾艳答:“是,在省城念书呢。”

“厉害啊,是省城的大学生。”

“大学都毕业了,现在念研究生。”

“什么生?”

“研究生。”

“哦,你打小就比俺们家艳茹学习好,她当初连个大学都没考上。好在现在在计生委工作,闺女都两岁了。”

“啊,不错啊,公务员呢。”

“要不是有单位,还想让她要个二胎,当公务员有啥好。”

“……”贾艳又沉默了。

上第二道菜的时候,那个男人也走了。

刘夏问:“这也是你叔?”

贾艳“嗯”了一声。

“你怎么这么多‘叔’?”刘夏问。

“一个村的男人,只要比父亲年纪小的,都得叫叔。”贾艳解释道,“以后你和安文结了婚,也会有这么多叔,有叔就有婶子,就有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以后还会有侄子侄女;有叔自然也会有舅,有舅母,外甥女外甥,到时候你的亲人啊,能坐满一礼堂,认都认不过来。”

刘夏想到这里,浑身一激灵。

“你骨子里就是嫌弃,不接受,就是所谓的城市人的自我感觉良好,这是很卑劣的,刘夏老师。”贾艳教育道,“你觉得你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是高档的,安文妈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是低档的,依据是什么?不就是觉得人家生活在县城,那里的文化经济不够发达。诚然,这些都是客观的存在,但这些客观的存在与感情的沟通没有直接关系。你既然选择了安文,就要接受他以及他所代表的生活状态,自然还有他的家人。你不仅要接受,还要真诚地面对,善良地包容。这是你应该做的,应该的,不是额外的,你懂吗?如果安文是日本人、美国人,或者北京人、香港人,你的婆婆是说日语、英语、粤语、上海话或者北京话,你还会在心里产生那么多的疑似吗?你可以不吃韭菜、不吃茴香,但问题是,你可以不吃,但你不可以觉得人家不可以吃,或者人家吃了就是有问题。刘夏,要不要过幸福的生活,主动权一直都在你的手中,如果你过不了自己那关,那就证明,你和安文之间的感情是虚假的,不值一提的。”

刘夏保持沉默了,她知道自己现在扮演的角色相当蹩脚,她意识到她选择的动机与选择的目的有些出入。婚姻是一个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这样的想法使得她在安文面前变得要么暴躁,要么沉默,有些不自然了。

她开始犹豫起来,考虑到要“嫁”,而不仅仅是花前月下,刘夏的脚步有些慌乱。

贾艳陪刘夏吃了安文妈最拿手的韭菜饺子,她啧啧称赞着,让安文的妈妈甚是喜悦。安文妈并没有住多久,临走的时候她还是塞给了刘夏一千块钱。

“别嫌少,拿去买件喜欢的衣服。我也不知道地儿,也不知道给你买点什么。”安文妈很诚恳地表达着。在安文妈的眼睛里,刘夏看到了自己的狭隘,她痛下决心,只是,她明确下决心的力量来自哪里,却对于自己的决心感到茫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