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还得当回事儿(2)

明代设立科举的本意,无非为了求得圣人之道和朝政之势的有机结合。然而,学术与政治从来就是一对欢喜冤家,不是合纵连横,就是势同水火,个中微妙,冷暖自知。

古代有一拨人不喜欢写书,专爱注疏。你说要有孔颖达、裴松之的水平,或者再狠点,直接像郦道元一样把一本好端端的地理教科书《水经》搞成文学名著《水经注》也行啊,可惜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于是,歧说纷呈便成了统治者的心头大患。

(★pic7-科举图.tif

明朝科举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面对图书市场这种鱼龙混杂的现状,明成祖朱棣大手一挥,成了教育部部长,发话道:“咳咳咳。样板戏进课堂?是不行的;改用繁体字?再考虑一下;独尊程朱?这条通过!”

自此,明朝公务员考试所用的工具书、红宝书、真题都以程朱的注释为纲。于是,思想统一了,读书人再也不用到汗牛充栋的书海中瞎撞了,得位不正的朱棣安全了,皆大欢喜。

老百姓最痛恨统治者钳制思想,统治者也总喜欢愚弄黔首,在这种此消彼长的微妙对抗中,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路下来,历史跌跌撞撞走了几千年。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认为中国不缺秦始皇和汉武帝,缺的是华盛顿与杰斐逊。渐渐地,我发现问题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中国的历史太悠久,有些事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

翻开史书,“八王之乱”,“侯景之乱”,数不清的动乱,哀鸿遍野,易子相食,血腥的味道透过纸张就能闻到,惨不忍睹。治世犬和乱离人到底哪一个更好?

右愤骂专制,左愤谤民主。看多了不难发现一个简单的道理:天下无至理,皆为人所用耳。如果不左不右,心平气和地看待科举,功还是大于过的。明代作为文治社会,离开士人的支撑不可想象。

欲使士人有效地支撑朝政,关键在于培养士气。就这一点而言,尊程朱是当仁不让的选择,历史也证明了它在明朝前期所发挥的卓有成效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对这种制度提出批评,认为它不仅失去了公正的形式,更与当初设立时的初衷背道而驰。

原因很简单,以程朱理学为意识形态的官方教条已经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