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非洲(1)

相比欧洲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资本在非洲的广泛存在已经是相当晚近的事。用乌干达记者罗纳德·赛坎迪(Ronald Ssekandi)的话来说:“先是欧洲人,左手拿着圣经,右手拿着枪,闯进来。现在又是中国人,所以大家都有些不知所措。”在他看来,现在非洲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本上来自于欧洲殖民者。

诞生于2000年的东非共同体(East African Community, EAC)已形成统一市场,正在探讨于不久的将来推出单一货币,并可能结为一个联邦制国家。目前的五个成员国包括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卢旺达和布隆迪,其中三个主导性国家(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历史上均为英国殖民地或保护国。英国的文化、习俗和制度对这一区域的影响,使得其他外来文化(包括中国文化)的进入变得非常艰难。这一历史与文化的缘由,自然也会加重中国人与非洲人之间的相互误解。

2010年,罗纳德·赛坎迪去了一趟中国,拜访了北京和上海。他对我们说,那是他第一次亲眼看见真实的中国——城市的奢华、商业的繁荣、物产的丰饶,所有一切都令他震惊。在那之前,他一直以为北京和坎帕拉差不多。“乌干达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自己时常把这一点挂在嘴边。”赛坎迪出生于一个相当富裕的家庭,如今是东非颇有名气的国际新闻记者,月收入1000多美元,是毫无疑问的精英。对于绝大多数连温饱问题都还有待解决的普通非洲人,“中国”不过是大街上越来越多的黄色面孔,他们在这里开公司、开餐馆、挖矿,很有钱,却也不好相处。中国人仿佛带走了很多,却基本没有留下什么,尤其是没有留下多少可以持久发酵的东西,如观念、价值和文化。在非洲经商多年的李淼对我们说:尽管事业有成的自己已不可能离开非洲,但将来老了,还是会回到中国去生活。很少有中国人会把非洲当作自己的第二个故乡,哪怕他/她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在非洲的中国人基本只与中国人交朋友,他们的文化保守而封闭。与非洲人结婚生子的中国人几乎没有,偶尔有一个,也往往成为其他中国人的谈资和笑柄。即使如赛坎迪这样消息灵通的新闻记者,也不能从侨居乌干达的近1万中国人处获得对中国文化、历史与现状的恰当理解。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