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能力不符是一切政治灾难的源头 2

第三个难题,是太子之争的后遗症。

太子之争中,曹丕的弟弟曹彰虽然明确表示不参与竞争,惟愿做一名军人战死沙场,但是这位能够徒手与老虎搏斗的直爽汉子内心是暗暗支持曹植的。作为军人的曹彰,很看不惯曹丕的阴险伎俩。而曹植,虽然当初竞选失败,但谁能保证在曹操去世的关键时刻不起觊觎王位之心呢?毕竟这个位置当初离你是那么近啊。

第四个难题,如何控制朝中的情绪和可能的动乱。

曹操是政权运作的主心骨,他的突然逝世,野心家将为之振奋,软弱者将为之沮丧。曹操死在洛阳,曹丕身在邺城。如何身居邺城而控制好朝中的情绪,制止拥汉派或拥植派以及其他派别的野心家所可能制造的动乱,也是一道棘手的考题。

最后一个难题,也是最麻烦的一个:曹家夺取汉室天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算我曹丕不愿意夺取汉室天下,那些企图鸡犬升天的大臣们也绝对不会答应。但是究竟采用什么办法,使得政权交接可以付出最低的代价,这也是个麻烦。

五个难题,一一摆在曹丕的面前。曹操可以一死了之,曹丕却不得不挖空心思。他虽然雄武不及父亲,心思的细密却有过之。他将把这五个难题有条不紊地解决,而后世却因此对曹丕产生了深深的误会,误认为曹丕仅仅是一个凡庸的守成之君。

历史上真正“安居平五路”的是曹丕,而非演义中装神弄鬼的妖人诸葛亮。

下面,让我们来领教一下曹丕的手段。

曹操死时,曹丕远在邺城,还没有得到父亲的死讯。但帝国的中心洛阳已然乱成了一锅粥。

如今洛阳城中,官职最高的是主簿兼谏议大夫贾逵。贾逵是河东人士,早年间在官渡之战中有杰出表现,被曹操看重,与夏侯尚一起作为第二代军事人才来培养。贾逵与司马懿的亡兄司马朗关系密切。

因此,曹操死后的洛阳城,主持大局的是贾逵,而担任助手的正是司马懿。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要不要发丧?

曹操的死亡,过于突然,如果发丧,恐怕要引起天下骚动。内部的不安定因素爆发,外部的孙权、刘备趁势进攻,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人主张秘不发丧。

司马懿清楚,纸包不住火,而接班人曹丕正远在邺城。身处这样的敏感之地,本就容易引来外界不友好的猜测。一旦秘不发丧,则更是自置嫌疑之地。

但是司马懿并不把这些告诉贾逵。他冷眼看着贾逵的表现,想掂量掂量这位同僚究竟有多少分量。

贾逵果然有两把刷子,立即对外公布曹操的死讯,并着手安排护送曹操的灵柩入邺城。

秘不发丧的坏处是把矛盾隐蔽化,公开死讯的坏处是使矛盾公开化。洛阳城中一支军队得到曹操的死讯后,公开敲锣打鼓擅自撤出洛阳,企图返回故乡。

这支军队是臧霸的人。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