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客(10)

现在常见的几户合租一套房,那时也都有了,“泉州城内一空宅,数家分僦居”(南宋洪迈《夷坚志》)。政府时而会有恤民之举,《宋朝会要》:“大中祥符五年正月,以雪寒,应店宅务赁屋者,免僦钱三日。”店宅务是京师管理公有土地房屋的官署,从真宗祥符年间开始,在大雪和节日的时候,会给租户免除房钱。当时房钱是以日计算,减免是为救济那些因雨雪无法经商挣钱的小民。后来凡皇后、太后病愈或皇族添丁等等时节,房钱和地钱都有照额免除或减少的特典。

明朝,出现了廉租房。朱棣迁都后,为吸引人口,向京城附近大规模移民屯田,又徙工匠来京。人是来了不少,没处住怎么办?朱棣下令在北京城里城外盖房子,低价租给外来务工人员居住。

当时这些出租的公房被称为“廊房”,按照所处区域的繁华程度分为“大房”、“中房”、“小房”。住户三个月交一回房租。大房每间租金四十五贯宝钞,外加九十文铜钱,按二○一三年的比率折算成现在的人民币,约为一百七十四元;中房每间交租金三十一贯宝钞,外加六十二文铜钱,约为一百二十元;最便宜的小房每间三十贯宝钞,外加六十文铜钱,约为一百一十六元。

当时北京劳动人民的工资是多少呢?据文献记载,永乐初年河工月薪九百文左右,砖瓦匠月薪一千五百文左右,轿夫月薪一千八百文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当时属于低收入群体的民工,也能在北京最繁华的地段租房住。

明清时期“典房”变得兴盛起来,只需把一笔典房款付给房主,就能按租约住上十几年。这期间,典房款归典主所有,房客不用交房租,房主人也不用出利息。“典”的等级高于“租”。《金瓶梅》中,武大起初的住所是在紫石街租赁的,金莲甚为不满,“贼馄饨不晓事的,你赁人家房住,浅房浅屋,可知有小人罗唣!不如添几两银子,看相应的,典上他两间住,却也气概些,免受人欺侮。”可见典房是有“气概”的高级住法了。那么典一套房的价格大概多少?金莲卖了首饰,“凑了十数两银子,典得县门前楼上下两层四间房屋居住。第二层是楼,两个小小院落,甚是干净。”十数两银子,约合人民币三千块左右。

清朝时候,京城地价持续高涨,京官的流动性依然很大,外地来京官员解决居住问题的法子,仍是租房。不过清代官员们比白居易欧阳修他们都更要体面了,陋巷斗室是不能租的,穷归穷,租一套四合院是底线。

清政府的中央六部设在正阳门内,按照清律,皇帝五更上朝,即卯时,相当于凌晨五点至七点。官员们一般寅时就要候在午门外,相当于凌晨三点到五点。三点多就要到单位等着开会,又没有地铁公交可坐,要再住得远一点儿,这晚上还能睡吗?所以很多京官集中租住在宣武门外,因为宣武门外离正阳门很近,能少花点路上的时间。宣武门菜市口大街的绳匠胡同,曾住过徐乾学、洪亮吉、毕沅、陈元龙,晚清时同治的帝师李鸿藻住过菜市口胡同七十一号,左宗棠住过十六号,刘光第住过二十九号。

一套适合京官居住的房子租金是多少?爱写日记的曾国藩留下了珍贵的研究材料:道光二十年,他在骡马市大街北的棉花六条胡同租下一处住宅,全年租金大概是六十七两银子,一两银子约折人民币一百五十到两百元,年租大约一万多块钱。不过此时老曾的俸禄(法定收入,不算灰色收入)也仅是一百二十四两银子,光房租就花掉一半年薪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