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就是一家又一家的酒店(2)

有的酒店是为体验当地生活而设计的,如果你想像当地人一样生活,住平民旅社很合适,有的旅社还会配备公共厨房,你可以和其他住客一起做饭做菜,好不热闹。

有的酒店是为生活方便而设计的,在五星级宾馆有私人会客厅,有高档健身房和游泳池,有酒吧,有餐厅,一间酒店就能够形成一个小型的社会体系。

有的酒店是为享受生活而设计的,你所看到的建筑风格独出一格,酒店环境异常舒适,你可以选择专属于你的个性化服务,怀揣一颗悠然自得的心让脚步慢下来,你会发现原来酒店本身就是一处景致,身在其中的同时,也融入了其中。

我慢慢地触及到自己内心的需求,才发现,原来每个酒店面对的消费群体是如此不同,并不是我以前认为的那样千篇一律。

朋友对我说:在一家硬件软件都好的酒店里,悠然自得地度过一天,才是真正懂得享受生活。

身在旅途的自己,所拥有的是一颗探寻这个世界的美好的心,若是能在不同的地方住进不同特色的酒店,在那里留下我的足迹,留下我的故事,带走一份美好的记忆,该是一件多么兴奋而不可思议的事啊!

对我来说,在旅行中所居住过的酒店,已不再是简单的住宿地,而是一道融入当地生活和文化的大门。

在这扇门外,你只需轻轻叩响,接下来就期待门后为你展现的独一无二的景致吧。

可以在京都的HOSHINOYA Hotel和禅师一起诵经;在清迈的四季骑骑牛、种种地;在特卡波小镇Peppers看全世界最美的星空;在普吉的悦榕庄独享私人海滩的日落时光;在东京的柏悦看富士山的情意绵绵;在肯尼亚的Cottars 1920\'s Camp乘坐英式古董老爷车,在草原享受早餐;在澳大利亚的香格里拉入深海潜泳;在芭提雅的希尔顿畅游天空游泳池……

每家酒店都会为住店客人专门定制非一般的服务,基本上都是一对一的服务,只收取很少的服务费,包车专门导游,涉及的旅行路线上也少有旅行团的游客,没有繁杂的人声和商贩的打扰,这个世界仿佛只有你是最重要的。

身在其中的你,这时才知道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旅游。

在酒店的时光是那么的安静而悠然自得,从日出起床到日暮入眠,你甚至会选择什么活动都不参加,待在酒店就是一天。

你只是打开窗,躺在床上看窗外风景,看风起云涌;脱下全身衣物,在私密的草地上享受日光浴,在专属的泳池里比鱼儿还游得畅快;捧起一本书,打开iPad,将音响的音乐放大,选一处有风的阴凉角落和蝴蝶、蜻蜓、小猫、小鸟们共度一下午阅读时光;去酒店的休息室享受下午茶;去SPA享受推油健身;去健身房享受瑜伽普拉提的塑形过程。

在我们行走之间;在我们发呆时候;在我们呼吸眨眼间,时间如潺潺流水,演奏着自然的乐章,从我们的头发、皮肤、指尖中悄悄流逝。它从何处来,我不清楚;它将流向何处,我也不知道。我仅仅知道的是,我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感受它的存在。

不再将自己丢进忙碌的工作,起早贪黑地趴在案头,当结束一天的劳累,抬头发现时间啊,它属于老板,属于公司,属于顾客,属于同事,属于繁杂而堆积如山的工作,但是它从不属于我们自己。

只有当我们看得见时间流动的脉搏,停下来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它才再次被我们拥有。

有时候,静静的什么都不做,就看着日出日落,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有的酒店会特别设计,将卧室的网络信号屏蔽,就是为了不让在外旅游度假的人们,躺在床上准备入睡前还把着电脑举着手机不放。

网络上的新鲜事确实多,新闻事件也是每分每秒都在更新,但真正与我们自身有关的屈指可数。所以不要总把自己当成资讯小秘书,逮着个网络就舍不得关。

尤其是在微博、微信时代,哪怕我们并不忙,也在行走时、吃饭时、说话时、交友时、旅行时、恋爱时……随时关注着微博、微信更新,而渐渐地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忽略了时间正匆匆地爬过了你的头顶,一去不复返了。

有些日子,像一瞬间那样短暂;有些日子,像永远一样漫长。

我一直觉得,旅行应该不要带有太多目的,率性地跟着自己的心走。

但同时,我又喜欢设计旅行中每一站的落脚点,打开网站遇见喜欢的酒店介绍资料和图片,心情就会很好,会非常非常期待入住那家酒店,期待酒店带给我的非一般旅游体验。

有些地方一生也许就去那么一次;有些地方再不去也许就来不及去了;有些地方你必须去,因为那里有人正等着你;有些地方你去过了就不想回来了。

无论是哪个地方,无论是什么人、什么事,无论是你一个人在行走,还是牵着另一个人的手浪迹天涯,都要好好地欣赏沿途的风景,它们对于你只存在一次,下次再见时又是另一番模样了。

珍惜每一张你睡过的床或你待过的房,那里曾留下你的气息。你在书桌上写过明信片,你在沙发上安静地读过一本书,你在浴缸里泡浴的时候遇见过猫,你在电话机前思念过一个人……

它们都将是专属于你的秘密,锁在潘多拉的盒子中,等着你随时打开穿越回那家酒店,回到那一小段一小段拼凑而成的温暖回忆中。

你是幸福的,因为你和我一样都在路上。把人生当旅程的人,无论遇到什么,都是美丽的风景。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