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上海滩少年长成(1)

姚志源率领上海男篮拿下九城运动会男篮冠军的这天晚上,他媳妇方凤娣生了。他从场上一下来,助理教练一拍他肩膀:“大姚,你媳妇生了,是个儿子,母子平安!”

姚志源当时一听,什么都顾不上了,顾不上收拾东西了,也顾不上领导接见了。反正冠军也拿了,任务完成了,飞也似的去了上海市第六医院。

到了医院,护士把孩子抱过来。姚志源一看,明白了—为什么早上五六点推进去,十几个小时才生出来?因为这儿子个头太大了!

大胖儿子,上秤一称,十斤二两!

医院的护士们议论纷纷,这孩子,体重几乎是一般孩子的两倍。姚志源看着宝贝儿子,心疼媳妇啊,十斤二两,这么大一个小子,媳妇生得确实是太艰难了。

这个孩子,当然就是姚明。到今天为止,别的地方不知道,至少在中国男篮,中国篮球圈里,他的这个出生体重纪录还没被破过。2001年11月份,另一位著名中锋巴特尔生了个孩子。巴特尔是个蒙古人,身子骨很棒,爱人德明是维族人,身子骨也棒,个儿也高。两个人都是又高又壮。当时大伙儿说,巴特尔这个孩子生出来,是不是能破当初姚明十斤二两的纪录呢?结果生下来一看,才八斤,比姚明的纪录差远了。

姚明的名字是他爷爷取的。为什么叫姚明呢?当时也没有多么复杂的想法,不像现在还要翻书、查字典、上网,看看起一个什么名吉利之类的,那时就是想起个简单、好记、方便的名字。姚明的爷爷叫姚学明,把中间一个“学”字去掉了,这孩子就叫姚明—这是很普通的一个名字,也是很普通的一个婴儿,除了比别的婴儿大一圈。

这一年,姚志源28岁,方凤娣32岁。每人每月的工资三十七块八毛五,有零有整。后来,上海市体委为了宣传,就一直说,这两个运动员都在我们体委系统里面打球,退役之后由组织上给安排的工作,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正巧这时候有美国媒体来上海采访,于是领导就安排他们采访姚志源和方凤娣。采访中,美国记者问方凤娣,你们俩一月挣多少钱呢?方凤娣心想,三十七块八毛五,太少了,不好意思跟人说,咬了咬牙,就说我们每人一月挣六十。这还是咬着牙说的,不敢再往上说了。您想想这日子过得怎么样。那时候,他们一家住在上海市康平路,康平路95号602室,据说现在已经拆了。姚家,就是康平路上一个平凡的家庭。

康平路不是上海的繁华地段,是一条老街。道路两边都是枫树,有很多老房子,都是当年法租界里的老建筑,经过几十年的风吹雨打,已经很旧了。20世纪80年代初,康平路上没有路灯,也很少有车开到康平路上。晚上走路得打手电,除了骑自行车的,就是些步履匆匆的行人。

方凤娣在衡山路上班,衡山路现在是酒吧街了,那时候还是上海体委的所在地。康平路附近还有一条路,叫武康路。武康路上有很多卖菜的,每天下班,方凤娣都骑着车,前面搁一个菜篮子,到武康路买菜,准备回家做饭。所以,武康路上的那些小贩都认识她。每天这高个儿女人来买菜,小贩们都得仰着头看她。

他们住的房子也很简陋,家里一没厨房,二没卫生间。过去老上海,或者很多其他地方的老筒子楼都是这样,没有单独的厕所,都是公共厕所,一个楼层一个。家里也没厨房,灶台、煤气罐都摆在楼道里,一家摆一灶台,到晚上炒菜的时候,所有人一块炒,锅碗瓢盆交响曲,很热闹,别有一番味道。

姚家也没有什么家用电器,除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和一个手电筒。电视、冰箱、音响、洗衣机那时一概没有。屋子不大,只摆了两张床和一张桌子。

邻居都很熟悉他们,因为他们太高了,全都知道这楼里住着两个大高个儿。您想想,一个一米八八的女人在楼道里跟邻居们一起哗哗地炒菜,边上都是一米六几、一米五几的女人,她一眼就能把楼道里谁家炒的什么菜都看见。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