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报告惹的祸(7)

康熙十一年(1672),吴三桂六十岁大寿,在京城的儿子吴应熊突然回来看他,这让六十岁的吴三桂老泪纵横,不仅是父子重逢的那种快乐,他认为这还昭示着皇帝对他信任依然。

不信任自己,怎么放心把作为人质的儿子放回云南呢?他兴高采烈,突然想起了曾经那个进言方光琛,对方光琛说了一句超级傻帽的话:可见朝廷不疑我,你们都要谨慎些!

吴三桂还是太过天真,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哄着你,是为了更容易地宰了你。

尚可喜不那么好哄,他是一个极其聪明的人,至少他比吴三桂要滑头。他知道如果不交兵权,皇帝绝不会放过他,于是康熙十年(1671)他就要求退休,由儿子代父典兵。

朝廷没有同意,没有同意并不是康熙不这样想,是时间还没有成熟。

他仍然在坚持。在康熙十二年(1673)三月,他再次向皇帝递交了辞职信。康熙释然了,他等到了今天,等到了这位兄弟自己要求辞职,他做的只有这两个字——允许!

然而,当康熙把这封辞职信下达诸位大臣讨论时,却有了分歧。

一部分人说可以让其辞职,比如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刑部尚书莫洛;然而,另一部分人表示反对,比如大学士图海,他意志坚决:尚藩断不可迁移!

如果你读过历史书,历史书一定会告诉你:图海他太蠢,姑息养奸!事实上,你明白以后所有事,才会发现,图海兄实在很精,他并不是一个蠢人。他说不撤,是时局不允许撤。

图海,字麟洲,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图海身为满人,当然不用像汉族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样,在科举的路上苦熬。但是,图海兄也与其他的八旗子弟不同,不抽大烟,不遛鸟,不下馆子,不逛窑子,只读书并且练武。

尽管他开始只是一个笔帖式,笔帖式这官,听起来很复杂,说起来很不起眼,就是秘书,因为满洲当官的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就必须安排个秘书,慈禧他老爹,也做过这官。

然而,图海兄的文化与气质是不可掩盖的,当顺治帝第一眼看到他时,就说这人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以为非常人),始终要相信这句普通话:是金子,放在哪里都是会发光的。

有了皇帝的高度评价,图海的飞黄腾达便就此开始。

先调任内秘书院学士;后升任弘文院学士,议政大臣;这已经很大了,但是,他的官还在像坐直升飞机一样继续往上升,后加太子少保,掌刑部事宜,后偶因犯错被革职。

康熙二年(1663),图海身先士卒,同李自成的余部夔东十三家做了殊死抵抗。结果,以图海的胜利,夔东十三家的失败而告结束。在此之后,图海凭借他的功绩,官复原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