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锅人》 后记:以文学的方式(6)

握着电话听筒,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有兴趣!徐贵祥爽快地说,那就由你来牵头组织这次活动,我也在你的调动范围内。于是,我发动同学们在这个假期开始了创作活动,仅仅用了10多天的时间就收集了14篇稿子。经过反复提意见修改,最终完成了26万字的书稿。也是在10多天的时间里,在简以宁的积极推动与有效的组织下,9月18日印出了样书,这一天是军艺的校庆日。

徐贵祥曾经说过,“把学生变成学者是一个遥远的工程,但把作业变成作品是完全可能的”。作为文学系创作教研室主任,我认为这也正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但要落到实处,需要锲而不舍、点点滴滴地下功夫,不得不承认,在过去的某些岁月里,我们有些人把自己摆在了旁观者和裁判员的位置上,说得高屋建瓴,却不见任何行动。说一千道一万,不如一个干!干起来,哪怕是零点一的成功,零点一乘以一百等于十,零乘以一万还是零。在这一点上,我与徐贵祥的看法是一样的。我的意思就是,干!

现在该说说这本《背锅人》了。

在完成了《好一朵茉莉花》的创作之后,徐贵祥的思路继续拓展,他对我说,既然东方出版社全力支持,可以继续扩大战果,他想搞三本书形成一个“创作教学系列”,做中国式的“创意写作”教学示范。第二本就要搞一次“大批判”运动。我问,“大批判”批谁?他挺着胸脯说,批我,把我当作靶子,以我刚刚发表的三篇作品为目标,让同学们去“找毛病”发现问题,而且必须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即“假如我来做”该怎么办?

我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发现创作中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赏力。而“假如是我”的命题,则是一个创造性的牵引缆索,可以大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何况,作者是学生身边的人,不再是获奖作家,不再戴着神秘的面纱,学生有亲切感和直接感受。只是,我有些隐隐的担心,毕竟,他是文学系主任,是全国政协委员,是获过国内最高文学奖的作家,让一群初出茅庐的学生评头论足,有点不成体统,万一学生口无遮拦……我把我的担忧对他说了,他哈哈大笑说,君子坦荡荡,我的学生敢批评我,说明什么,一是说明我的学生牛,他们连文学系主任都敢批评,二是说明我本人更牛,徐贵祥的学生连他都敢批。只要不搞人身攻击,怎么说都不过分。这番话打消了我的顾虑。果然,此风一经放出,学生们摩拳擦掌,那真是“鸡蛋里面挑骨头”,有个同学居然一口气写了三篇批评文章,还有个同学直言不讳,“像徐贵祥这样的作家,不应该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当我把最初收上来的稿子发给徐贵祥之后,没有想到,他在凌晨一点看完,第二天上午便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两句话,让我看到了一个作家、一个文学教育工作者真实的内心,“说高说低都是真,说对说错皆用心……”不能不说,徐贵祥强力推进文学创作训练,是用心良苦的。

那天在电话里,他再次对我说,作家有肚量,学生有胆量,你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提高批评文章的质量。

这个态度,真的让我无话可说。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