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

都说袁世凯是个运气极佳的赌徒,直到倒台的前一刻都一直满手好牌,此言不虚。1902年,盛宣怀的父亲盛康去世,按规矩他必须交出手上的实业回乡丁忧。袁世凯得此良机,很快派唐绍仪和梁士诒接管了铁路和电报事业。盛宣怀的钱包几乎被掏空了,手里就剩下一个汉冶萍了。

之所以没被完全掏空,并不是因为袁世凯突发慈悲,而是因为张之洞还活着,武汉是张之洞的势力范围,他肯定不愿意袁世凯染指,因此死保盛宣怀。另外,盛宣怀见事不妙,采取了一些手段。这就是1907年汉冶萍公司的改制,改革为公司制度。这时候晚清的《公司法》已经出台,一旦改制,袁世凯就不能拿他怎么样了。

狐狸毕竟是狐狸,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虽不像猫有九条命,但自我防御能力还是很强的。不过此时的盛宣怀估计也能总结出一些道理,如做别人钱包的同时注意不要过于露富。

/盛宣怀是位好同志/

现在说某位官员有多么好,一般都说他“躬鞠尽瘁,死而后已”,而盛宣怀绝对和这些褒义词扯不上关系。他虽然很有钱,但绝对不是慈善家,甚至他的贪污问题一直就是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尽管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说盛宣怀是位好同志。因为说他是好同志的人离不开他,确切地说是离不开他的钱。

从狭义的“在商言商”的角度看,盛宣怀作为一个商人,他就是一个彻底的逐利者,所以他会通过官商的身份牟利,甚至牺牲民间商人的利益。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盛宣怀作为一个高层官员不算太失败,在当时内外交困的窘境下,他灵活利用手中的资源,同时也采取一些具有超前意义的做法,突破保守派的阻拦,引进了许多新生事物,使近代工业逐渐深入中国。在当时贪污已成常态的清朝,捞钱之余还能做点实事,盛宣怀应该算是一位好同志。

在中国,尤其是在官场和商海,当有人说你是好同志的时候,往往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一个就是你真的要被提拔了;另一个则是你该做出牺牲了。前一种情况当然要恭喜你,后一种情况你则要当冤大头了,因为既然你是好同志,就一定要起到带头作用,主动地把别人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不幸的是,盛宣怀属于后者。

辛亥革命爆发后一个月,盛宣怀被革职,清廷认为正是因为他在推行铁路国有政策方面,“专愎擅权隔绝上下之情”,而导致四川骚乱,进而引发武昌的“革党叛军乘机窃发”,说他“实为误国首恶”。清廷宣布,盛宣怀“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接着,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民国政府成立后虽然将盛宣怀定位为卖国贼,但却毫不掩饰地继续铁路国有化进程,继续借用外债,而其收购商股的条件远比盛宣怀的方案更为苛刻,却没有遭遇任何形式的反抗。因为你是好同志,所以你更适合当替罪羊,这大概就是中国人惯有的逻辑思维吧。1911年10月27日,革职后的盛宣怀被扣上“卖国贼”的大帽子逃离北京。

盛宣怀走得很及时。就在他从中国大连港出发前往神户的时候,他并不知道,水天茫茫的海面上,有一艘从日本返回中国的轮船和他擦肩而过。这艘船上有一位名叫孙中山的乘客。就在盛宣怀抵达日本的当晚,他从当地的华文报纸上看到一条新闻: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另外一则不起眼的消息则是:民国政府宣布没收盛宣怀财产。盛宣怀依稀记得,17年前,他的挚友郑观应曾来信,向他推举过这位年少英俊的孙医士。

一个王朝的终结,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无论好坏。

5年后,盛宣怀撒手人寰,是带着遗憾走的,这个遗憾与钱无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