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你的爱 请跟我来 4

林佩芬咬紧牙关,坚定决心,她鼓励孩子说:“你语文学得很好,英语也不会很难,我们俩一起学,看谁学得快。”

学习英语对于一个没有听力的聋儿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林佩芬想尽了办法,还是无法让孩子开口。

林佩芬尝试用汉语拼音教他英语,把英语字母的音标看成是一个汉语,然后用拼音去拼读这个音标。

虽然进门的钥匙找到了,可是实际操作还是有难度,还要时常调整方法,要时刻捕捉蓝维晖的发音错误,及时更正,反复练习巩固。就这样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教蓝维晖拼读出来。

终于,蓝维晖掌握了英语字母的全部音标,为学习单词、课文奠定了基础。

小学阶段蓝维晖的英语成绩都在98分以上。

进入中学后,学习任务加重了,而林佩芬也无法继续跟班上课。蓝维晖要学英语怎么办?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点、语法,他没办法听到。林佩芬与英语老师商量,用一台小录音机让蓝维晖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录下来。

晚上,劳累了一天的林佩芬回到家里,拖着疲惫的身子,坐在书桌前,听蓝维晖白天录回来的英语课内容。录音的效果不太好,噪音大,有些地方听不清楚,听不明白,林佩芬反复地放,反复地听,不放过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并且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在笔记本上,不理解的时候,就查字典,看英语参考书。蓝维晖在学校上一堂英语课,林佩芬要花三四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学习。林佩芬学完了,再给儿子朗读课文,讲解语法,帮助儿子完成作业。

母子俩一起学完了初中的课程。

是继续升高中,还是轻松地上中专或职业高中,林佩芬让蓝维晖自己作出选择。

蓝维晖选择了升高中,也就是直奔一个目标——大学。

母亲的坚强和柔韧已经融入他的生命,而母亲的爱给了他直面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高中功课更多了,每天的英语课也增加到二三节课,花的时间也就更多了。英语课文越来越长,读课文越来越吃力了,蓝维晖的声带有所退化,有时读起来简直透不过气来。

听着儿子艰难地读英语,林佩芬心里忍受着痛苦,不断纠正着儿子读错的地方。有时,蓝维晖忍受不了这样的痛苦,发泄抱怨。林佩芬在一旁安静地等待,等儿子平静下来,林佩芬对儿子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任何困难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是站立的话。”

蓝维晖仔细想想母亲的话,坐下来继续学习。

高中的数理化功课已经很深了,林佩芬无力继续辅导,她就带着儿子去找老师辅导。老师用笔与蓝维晖交谈,林佩芬在一旁仔细记着,回家后蓝维晖有遗忘的地方,林佩芬还能够提醒他。

2002年,厦门市广播电视大学录取的新生中第一名就是蓝维晖。

整理房间时,蓝维晖看到了三个大箱子,打开一看,全部是母亲的英语课笔记。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每节英语课,每次录音,每次笔记,从来没有间断过,六年的笔记装满了三个大箱子。

蓝维晖写道:这三大箱子笔记,记录着母亲为我付出的心血、汗水、青春、事业、精力、时间,它是伟大母爱的最真实写照,它也是中学六年我们母子日日夜夜奋斗的缩影!

在无声世界的荒漠中,母亲的爱像一泓清泉,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蓝维晖饥渴的心灵。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托举起一个残疾儿子的自强。

两年后,经过激烈的专升本考试,蓝维晖进入集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同时,他还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2005年8月3日,蓝维晖植入了王永庆先生捐赠的人工耳蜗。

2006年初夏,蓝维晖获得了双学士学位。

蓝维晖给残疾人朋友写道:一枝花的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身体上的残疾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向困难屈服。不管你遇到了什么挫折,要对你自己充满自信,很多事情的成功最主要的是靠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决心!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