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登高致思的才情感发

第一章 袁瑞良赋的写作缘起 荣格认为 :“作为一位艺术家,他便是他的作品,而不是一个常人 了。" ①根据笔者的理解,此论有两层意思 :其一是讲艺术家本人独特的 心灵世界潜存有一种拍合与契应外物的特殊敏感,其二是指作家与其创 作文本相同,都应该具有非功利、超功利的艺术价值立场和人文关怀。 解读袁瑞良的辞赋,解读其赋那深广的忧思、宏阔的境界和沉雄的气势, 应该具体到他这个人,具体到非“常人" 的人。这也是我们观照袁瑞良 和他的赋作的视阈,是我们何以要将其生命精神与其美学文本互读同考 的原因所在。何况中国文论的习惯与传统,都有“知人论世”的惯性, 鲁迅先生也提倡“顾及全人”、“顾及全篇”的文学评论。笔者以为,在 走人袁瑞良其赋之前,先须走近袁瑞良其人。 第一节 登高致思的才情感发 袁瑞良何许人也? 袁瑞良,1 950 年 7 月出生,河北宽城人。 袁瑞良有两种身份 : 一种是公务员身份 :1 976 年任职于河北省宽城县委宣传部,1979 年 第一章/袁瑞良赋的写作缘起/ 5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 980 年任职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 副主任 ;1 988 年任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处秘书组 ;1 990 年任叶飞副 委员长秘书 ;1995 年任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997 年任南通市 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8 年任南通市政协副主席、市文联主席。这是他工 作的履历。 一种是作家身份 :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 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理事会理事 ;江苏 省文联委员。著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 选举制度》、《叶飞的青少年时代》、《晚年叶飞》、《南通游记》、《阅江 楼赋》、《十问黄河》、《十赋黄山》、《十叹长江》和《十望长城》等。这 是他著书立说与文学创作的记录。 袁瑞良曾经用文学语言自我介绍 :“吾塞外农夫,荷锄人关。自冀闽 而入吴越,孤舟独荡,躬耕经年。不追国色,仅效青莲。中通外直,不 蔓不枝。委身塘角,寄形池边。无尘世媚俗之苦,少宦海沉浮之烦。溢 清香于当世,酿籽实于后人。随路人之乐而乐之。以仁者之心待人,以 诚者之心待事。" (《阅江楼赋· 自序》)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周瑞金先生对袁瑞良的评价是 :“不是将军,有将 军豪气 ;不是文人,有文人才华 ;是官员,无官僚恶习 ;是书生,无书 生呆气。是正直坦诚的政治家与德才双馨的艺术家的结合,从政有政绩, 从文有美文。”② 袁瑞良何以为赋? 袁瑞良为赋,是偶然还是必然呢? 《韩诗外传卷七》载 :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日: “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因此,自古以来就有“不歌而咏谓之赋, 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艺文志》) 的传统观念。“登高能赋" 在 古代被认为是士大夫所必备的才能。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认为“:原 6 /大风起兮……一袁瑞良斌体文学论夫登高之旨,盖睹物兴情。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 ;物以情观,故词必 巧丽。" ⑧根据刘勰《文心雕龙》中“物感" 思想,所谓“登高能赋" 的意思, 就是因为看到外界事物就引起内心的情感。情感既由外界事物引起,那 么作品内容必然明显雅正 ;事物既然通过作者情感来体现,那么文辞必 然巧妙华丽。谢榛在《诗家直说》卷四中也说“: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 穷乎遐迩,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著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 ④登高, 则能够引发思考,明乎雅义,且能神交古人,穷究远近,于是忧乐生焉。 追步古人,自觉不 自觉地生成情结,登高能赋而登高必赋。即便不以赋 的形式述怀抒情,亦如刘禹锡之“:为江山风物所荡,往往指事而成歌诗。"⑨ 袁瑞良的赋写激发当亦如此。 鉴乎此,我们是否便明了袁瑞良何以登高便赋了呢? 首先,他能够赋, 具有赋的才能 ;其次,他登得“高处",睹物兴情,广而“见”之,神交 古人,穷乎遐迩,系乎忧乐,即已经有所触发;其三,他本质上是个文人, 具有赋的意识、赋的自觉与赋的能耐。 袁瑞良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 :学者式的官员,又兼有诗人气质。然 其外在恬淡平和,秀外慧中,严谨中透出一股灵气,深谈而后才可以发现, 其蕴藏有一种一触即发的磅礴才情和锋锐思想。袁瑞良虽然生性具有桀 骜精神和清朗人格,虽然也养成了出泥不染的文化性格,虽然特别看重 和追求自由心性,但是,其关注时代、重视对话的现实精神和新型知识 分子的批判立场,决定了他的赋之美学理想和文学品格,也必然是风雅 兴寄的传统观念,是美刺的寓体形态,是赋体书写的选择。古人云 :“我 谓作诗者,亦必先有诗之基焉。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有胸襟,然 后能载其性情智慧,聪明才辨以出,随遇发生,随生即盛。”⑨诚哉斯言! 第一章/袁瑞良赋的写作缘起/ 7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