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推出,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出现一种反作用力,而不是艺术自身发展新的动力或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反作用”是当代艺术流行的毒气,它遮蔽了对艺术未来方向的透视,而只顾回到利益的标准轨道里。这与艺术的批判精神是根本违背的。
而在批判艺术家的“现实”方面,我们的艺术系统给予的助推力要大于这种“现实”的破坏力,这也是高举现实批判的当代艺术的硬伤。它是市场需求的选择,还是社会现实的真实需求,恐怕这种边界已经被悄然抹去。因此破坏了中国当代艺术新生态和资源的开放。
中国的当代艺术史由少数几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批评家和直通商业渠道的策展人写就,那么不难想象在这个刻度上的当代艺术存在的不公平性被隐蔽的。而市面上讨论的中国当代艺术就是集中在这种市场化中运营得很好的商业作品,而非可能的当代艺术,这就是这些年中国当代艺术给予公众当代艺术如此滞后且不断复制的“信息”。这种“信息”基本上甚至取代了实际的当代艺术的发展路径。
近些年艺术界抓住了“现实”符号的市场效果,从而造就了除艺术自身之外的一切浮躁的来源——而唯独失去了对艺术超越这些层面的行动与批判能力。
艺术界更关心“数据”而非艺术的无限表达,在观念与视觉表达层面上的双重源头被污染之后,艺术各界还要为这样的艺术找到单一的合法说法,而不指出其局限性和破坏力,这实在是一个十分值得怀疑的信号——同时也提示艺术的新力量应该通过这样一种无为的“机制”,而不把艺术的价值和观念建立在这种失效的判断上,而最大地释放自己的艺术新表达和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