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声笑

上海人一向以斤斤计较闻名,《 咬文嚼字 》这样的杂志,好像也只有在上海办才适得其所。一群学问豁大的语文专家,天天在里头抠字眼儿,那股较真儿劲头,很像大妈们在菜场,为几分钱推推搡搡,争个脸红脖子粗。

我这话不是挤对上海人。很明显,斤斤计较的结果,是上海的经济在全国遥遥领先。由此想到,咬文嚼字也会让我们的语文更干净利落。

别小看简单的说话写字,能不出错是奇迹。不信你把自己一天说的话录个音,晚上倒过来听一遍,不定多少语法字词的错误。别说自己说了,听都能听错。有个著名的游戏,一队人排排坐,击鼓传“话”,领头人说头大象,到队尾变成蚊子了。

偏赶上汉语又历史悠久,所以千变万化,更容易闹出歧义。同一段话,不同标点,得出来的意思截然相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位说了,您说的是古文,跟我们现代人没关系。现代汉语也一样。

有这么一位,少时习画,老画不好,于是非常渴望到一个叫“杨柳”的地方去,因为老听有人提到“杨柳青年画”,这位由此认定,杨柳这个地方的青年都画得特别牛逼。

还有一位,小时候特爱削尖脑袋去听大人开会,老听说“反对形而上学”,非常纳闷,心想这个叫“形而”的孩子到底犯下什么滔天罪行,为什么大家都反对他上学呢?

再有一位,小时候爱听广播,那会儿西哈努克不是老来嘛,一开国宴欢迎外宾,广播员就会字正腔圆念道:宾主频频举杯。于是这位幼小的心灵里,一个英雄形象拔地而起,英雄名叫“宾主”,因为他太能喝酒啦。

很多词语都曾被我们误读,这从一个侧面证明,看似简单的说话写字,细究起来也不寻常呢。字面的意思尚且容易误会,更别提什么隐喻暗讽,甚至言下深意了。像鲁迅说向子期的《 思旧赋 》,刚开头就煞了尾,你说他到底想说什么?由此又想到人与人的交流,即便情侣之间,聊来聊去,交流似乎从无止歇,可互相之间的心意,各自又领会多少?

我这么东拉西扯,也并非是要说语文,有《 咬文嚼字 》那么专业的杂志在,轮不着我来班门弄斧。那我到底想说什么?算啦,一笑而过吧,沧海一声笑,不是啸。这也是我小时候听错的一句话,那时候还年轻,只知道哭、笑这么简单的东西,啸是什么不知道。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