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楚辞》之兴起

第二章 《 楚辞》之兴起 《诗经》十五国风,独不及楚;楚声之不同于中夏,其故可思。 中国文学之南北分流,由来久矣! 楚俗信巫而尚鬼(王逸说),又地 险流急,人民生性狭隘(郦道元《水经注》)。故其发为文学,多闳 伟窈眇之思,调促而语长,又富于想象力。加以山川奇丽,文藻益 彰,视北方之朴质无华,不可“同年而语”。稽之古籍,有楚康王时 之楚译《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 今 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 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山有木兮 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说苑·善说篇》) 译者之技术高明,令人想见楚人诗歌格调。语助用“兮”字,此在 《三百篇》内,已多有之;特楚人于两句中夹一“兮"字,旬调较长, 为异于风诗作品耳。又如《徐人歌》诵延陵季子之辞: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新序·节 士篇》) 句法亦略同于《越人歌》。此楚文学形式上异于中原文学之一 1 O第二章 <楚辞>之兴起 点也。 《论语·微子篇》载: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日: 凤兮! 凤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 而! 已而! 今之从政者殆而! 《史记》引第三四句,作“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庄子》引 前四旬则作“凤兮! 凤兮! 何如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 追也!”二书所载不同,而较《论语》语末各增“也”字,便有往复丁 宁之意。证之《离骚》多有此种句法,则《论语》所纪录,已稍失楚 歌之语调。同时有《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 足。(《孟子·离娄篇》) 则又句调近于《徐人歌》,而与后来之《九歌》同一轴杼者也。 《楚辞》至《九歌》出现,始正式建立一种新兴文学。汉王逸云: “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 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 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祠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 (《楚辞章 句》)以《九歌》为“屈原之所作”,后人已多疑之。宋朱熹谓“:荆蛮 陋俗,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之间,又不能无亵慢荒淫之杂。原 既放逐,见而感之,故颇为更定其词,去其泰甚。" (《楚辞集注》)此 虽臆说,而以《九歌》曾经屈原修改润饰,殆无可疑。《九歌》本为 民间祠神之曲,而其形式除每句皆夹“兮"字,为楚国歌辞之普遍句 1 1上篇 诗歌 法外,绝少其他方言俗语,厕杂其间;而且文采斐然,未见“其词鄙 陋”;非富有文学修养之人加以润色,不能及此。屈原受《九歌》影 响,以作《离骚》《;九歌》经原修改,而益增其声价;两者有连带关 系,亦不必多所怀疑也。 近人王国维称“:周礼既废,巫风大兴;楚、越之间,其风尤盛。" (《宋元戏曲史》)证之王逸所谓“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知 当时楚、越之巫,必兼歌舞,而自有一种祠神歌曲,别成腔调。所传 《九歌》之作,或原依其腔调而为之制词,或本有歌词而原为之藻 饰,现已无从断定。而在音节上,与风格上,显带沅湘民间歌曲之 浓厚色彩,则可断言也。 《九歌》为沅湘问祠神之曲,有《东皇太一》、《云中君》、《湘 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 《国殇》《、礼魂》等十一篇。古人以“九"为数之极,其后宋玉亦作 《九辩》,非必其数为九篇也。 《九歌》用之“乐神",而多为男女慕悦之词,此自民歌之本色。 论其描写技术,或清丽缠绵,或幽窈奇幻。例如《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令沅 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 叶下。 1 2第二章 《:楚辞>之兴起 《少司命》: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 目 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 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与 女沐兮成池,唏女发兮 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阮兮 浩歌 o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 慕予兮善窈窕。……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 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瞅啾兮狄夜鸣。风飒飒兮 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较之十五国风,无论技术上、风调上,皆有显著之进步。南人情绪 复杂,又善怀多感,而出以促节繁音,为诗歌中别开生面,宜其影响 后来者至深也。 《国殇》一篇,慷慨雄强,表现三湘民族之猛挚热烈性格;与其 他诸作,又不同风;于此不能不叹楚才之可宝矣! 逢录如下:。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 1 3上篇 诗歌 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 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 燮。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 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 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1 4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