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新生代小说家的命名及其合法性

导 论

新生代小说家的命名及其合法性

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新生代小说家的崛起就成 了中国文

学界最引人注 目的事件。围绕新生代小说家的各种争论一度到了

非常激烈的程度 ,一方面,许多人在为中国文学新生代力量的出现

而庆幸欢呼;另一方面 ,新生代作家的出场方式以及他们偏激的文

学态度又引起了很多人的怀疑与反感。而 1 998 年的所谓“断裂事

件”,则为这种争论火上浇油 ,迅速激化了论争双方的情绪和观点

的对立 ,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写了新生代作家的形象。① 这也在某

种 意义上造成了文学界对于新生代作家的认识与研究的情绪化与

非学理化 ,不仅新生代作家的命名、内涵与所指存在混乱 ,而且更

重要的是 ,在许多时候新生代作家似乎并不是以一个整体的、完整

的形象被谈论的,人们常常从不同的、局部的对象立论 ,但结论却

又常常指向新生代整体。这样 的结果 ,导致我们越是谈论新生代

作家 ,越是远离对象本身 ,矛盾不但不能弥合 ,反而是越来越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上 ,我觉得当新生代小说已有了 l O 多年的发展

① 断裂事件是指 1998 年下半年南京的韩东、朱文等人发起搞了一份“断裂”问

卷,后来问卷和56 位青年作家 、评论家的答卷一起刊登在当年的《北京文学》

第 1 O 期上。这份问卷由于发起者问卷设计很有针对性、倾向性和引导性,因

而“答卷"普遍比较偏激。

导论 新生代小说家的命名及其合法性 1 、

历史之后 ,当人们对新生代小说家的情绪逐渐平复且 日趋理性的

时候 ,对新生代小说家群体以及关于他们的各种话语进行一次系

统和整体性梳理、回顾与反思的工作就不仅变得可能 ,而且是非常

迫切与必要 的了。

从“新生代"这个概念诞生之 日起 ,很多人就质疑其合法性。

这种质疑包含下述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是“新生代 "这个概念本身

就具有模糊性与空洞性“,新"与“旧"是相对的,在文学的领地里 ,

“新”与“旧”的区分尤其没有意义 ;二是从“代 "的角度来谈论文

学也是非常冒险和不负责任的说法,更何况 90 年代以来中国文学

界这个所谓的“新生代 ”实际上包括 了 50 年代生、60 年代生、70

年代生、80 年代生酌不同类型的作家 ,因此 ,从‘!代”的角度总结的

“新生代"的特征其实是根本不可信的;三是 20 世纪 90 年代是中

国文学界渐趋多元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里 ,作家的个性与 自由应

是文学首先注重的目标“,新生代”这个概念实际是一种简单化的

偷懒的命名方式,它延续的是中国文学界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命

名惯性 ,实际上是以对年轻作家个性的遮蔽为代价换取 自身话语

的合法性 ;四是批评界这些年来对“新生代”这个概念符号化的使

用 ,实际上证明了批评界对新生代作家个体阐释能力的缺乏,它在

某种程度上是多年来中国批评界务虚不务实以及热衷命名的不 良

倾 向的一种体现 。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 ,这种对“新生代 "概念 的质疑是完全合理

的。但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又是一种非常特殊 的文学活动 ,离开

了理论和命名 ,不仅文学批评的有效性会大打折扣 ,甚至文学批评

能否展开就是一个问题。中国古代金圣叹、脂砚斋式的“评点"固

然有其魅力 ,但它毕竟不同于现代的文学批评。事实上 ,现代批评

如果离开了理论 、概念和命名是难 以想象 的。因此 ,尽管各种理

论、概念和命名有其明显的局限,但批评对其的依赖却 日益加强。

2 自 由 与 局 限

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我们没必要对各种概念和命名采取绝对化

的态度 ,而应该既不迷信 ,也不苛求 ,从相对性的意义上来对待它、

认同它。对于“新生代"这个概念 ,我觉得也应该作如是观。

在我看来 “,新生代 "就不应视为一个严格 的命名 ,更不必去

争夺所谓命名权 ,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指称的是 20 世纪 90 年代

成名于中国文坛的一批年轻的小说家 ,①既不是某几个作家的集

团,也不是某一种风格类型的作家的“专利”,它本身的组成就是

复杂的、多元的。.在我看来 ,这些作家在文学风格上的差别是显而

易见的,他们之中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写作类型:其一是哲学型

(或技术型)。这类作家继承了新潮小说的文本探索风格 ,仍以对

深度主题的哲学化表述为主,因而文本的晦涩与技术上的实验色

彩可以说与 80 年代新潮作家一脉相承。这类作家的代表人物有

鲁羊、刘剑波、毕飞宇、东西等。其二是私语型。这类作家的小说

重在表达纯粹私人化的生活体验 ,个体的边缘性的经验在文本中

被强化到了一个突出甚至极端的地位。这些小说尽管在形式上仍

坚持着新潮小说的实验性 ,但对于读者来说 ,形式也只是他们私人

经验的附庸或陪衬 ,它几乎被那种梦幻般的个体心理体验的宣泄

所淹没了。这类作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当今文坛正走红的几位女

性作家 ,如陈染、林 白、海男等。其三是写实型。这类作家以对于

当下现实的书写为主,文本透发 出浓郁 的时代心理写实气息 ,对

90 年代的商业语境下的种种生存现实进行了全方位的透视与描

写。这些作家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新潮小说的技术实验色彩 ,而是

追求一种朴素的与生活同构的叙事方式 ,作品具有强烈的生活感

和现实感。这类作家的代表人物是何顿、张曼、朱文、韩东、邱华

① 当然在诗歌界和散文界同样有“新生代"的说法,本文所论及的主要是新生代

小说家的情况,而且从这个概念的发生学意义上说,它也主要是针对小说界

而言的。

导论 新生代小说家的命名及其合法性 3

栋 、述平、徐坤等。然而 ,这样的分类并不意味着三者之间就不存

在某种共同的町言说性和相似性 ,也不意味着在当今这个混杂了

赞誉 、推崇、否定、质疑等众多声音的时代喧嚣之中,我们就不能达

到某种对于这些作家的共同理解。相反 ,我觉得 ,在他们纯粹个人

化的小说态度和卓尔不群的文本方式中正蕴含了一种崭新的文学

可能性。对这种可能性的确认和阐释将是我们审视和把握这个新

生代作家群体并进而描述整个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文学面貌的一

个必然的理论前提。同样 ,它也不是某一种“特权"的指称 ,而是

一个流动的变化着的文学存在 ,它是一个客观的概念 ,任何情绪性

地对其神圣化或妖魔化的做法都是不妥的。事实上 ,我们研究新

生代作家 ,使用“新生代”这个概念 ,不是为了掌控某种话语特权 ,

不是为了“规范"它或狭隘化地 占有它 ,而是应进一步解放它、丰

富它。在这个意义上 ,“新生代”这个命名的合法性就体现在 :其

一 ,它使一个较大时空跨度 内的复杂批评对象具有了在一种整体

视野内被谈论或研究 的可能。从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来说 ,“新生

代”对应的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 ;从作家的代际关系

来说 “,新生代”指称 的是涵盖 50 年代生 、60 年代生 、70 年代生 、

80 年代生四个年龄段的年轻作家的创作。① 因此 ,作为一个有很

强包容性的概念 ,何顿 、张曼 、陈染 、林 白、荆歌、毕飞宇、李洱 、艾

伟 、东西、鬼子、韩东、朱文、鲁羊、红柯 、麦家、邱华栋、刁斗、叶弥、

朱文颖 、徐坤、潘向黎、魏微 、盛可以、卫慧、棉棉 、陈希我、李冯 、李

大卫 、李修文 、戴来 、罗望子、张生、王宏 图、夏商、黄咏梅 、张悦然 、

韩寒 、郭敬明……这样一个庞大而不断延伸的谱系都是其理所 当

然的对象性内容。其二 ,它加强了批评界对文学现场的介入能力 ,

① 由于80 年代生作家在中国文坛引人注目,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其创作状况也

更为复杂,因此“,新生代"实际上更多的是指前三个年龄段的年轻作家的创

作。

4 由 与 局 限

使得在文学 日益边缘化的今天,批评界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对

文学的敏感以及对新生文学力量的敏感 ,它体现了批评界对一种

新的文学可能性的期待。其三 ,在大众传媒 日显其统治力和覆盖

力的时代“,新生代"的命名方式 ,有效避免了文学批评的“失语" ,

它以与传媒相契合的发声方式避免了文学话语被传媒淹没的命

运 ,它证明的是文学在大众传媒时代 自我调适的生存能力。

当然 ,随着时代 的变迁和文学风 尚的转变 ,当我们今天 回顾

90 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历程时就会发现“,新生代”这个命名已经

具有了它的历史感 ,人们对待它的情绪、寄寓的情感 、赋予的想象

与内涵都已发生了改变。这使我们能够更为客观、更为理性地反

思这个命名 的历史、它 的合法性及其局 限性。在我看来 ,“新生

代"命名的合法性更是由90 年代中国文学实践本身决定的,它并

不是一种凭空想象的命名 ,而是源于一种文学事实 ,源于 90 年代

中国文学本身的新变化与新质素。罗兰· 巴特在《写作的零度》

中说过“:一位作家的各种可能的写作 ,是在历史和传统的压力下

被确定的。"①对我们来说,新生代作家之所以在 90 年代会发展成

一种引人注 目的文学现象也是有着深刻复杂的思想文化“压力"

与动因,并与其所赖以生存的特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的。我们今

天无论是对“新生代”这个概念的反思还是对新生代小说家本身

的探讨 ,都离不开对这个背景的考察。那么,是什么样的背景把新

生代小说家推上 中国文学的舞 台并使得“新生代 "成为一个热点

话题 的呢?

首先 “,新生代”这个命名 以及新生代小说家 的崛起是 以 20

世纪 80 年代的先锋(新潮 )小说家为主要参照系的。我们可以从

正反两个不同的维度来认识这个参照系:一方面 ,新生代小说是

① 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年3 月版。

导论 新生代小说家的命名及其合法性 5

80 年代先锋小说的 自然延续和发展。先锋小说的观念革命作为

一种既有成果为新生代作家所继承,禁忌的破除使得新生代作家

的文化思想负担、包袱显得更小 了。先锋小说的艺术实验成果作

为一种既成的文学事实垫高了新生代作家的艺术起点 ,先锋小说

的艺术局限为新生代小说提供了可贵的借鉴与警示 ,在体验性和

经验叙事的增强、“现实失语症”的克服、西方话语模式 向个人话

语模式的转化等方面新生代小说家都是在克服先锋小说的艺术失

误的基础上朝前迈进的。另一方面 ,新生代小说家又是在反抗先

锋小说家的意义上走上文坛的。·他们既反抗先锋小说本身 (比如

形式主义的美学),又更不满先锋小说家由此获得的光荣与地位。

新生代小说家认为先锋小说家已经失去了他们诞生之时的革命性

与反叛性 ,他们已经被现行的文学秩序招安并已成为秩序的一部

分。作为笼罩在新生代作家头上的一种压抑性的阴影,他们理应

被“PA SS”、被超越。拿余华来说 ,他在 80 年代的先锋写作中,曾

经表达了强烈的“无父"与“弑父”冲动,但在 90 年代的写作中,余

华却开始了“寻找父亲”的历程 ,如果说《鲜血梅花》对“父亲”寻

找还有解构的意味的话 ,那么《活着》中生命力无比强大的“父亲"

形象以及《许三观卖血记》中“父亲”许三观的顽强韧性的形象无

疑已经完成了对“父亲"的“重塑"。在新生代作家看来 ,这恰恰证

明余华们在 90 年代已不但被秩序接纳,而且已经成为了秩序的一

部分和象征 ,成了新的“父亲”,这是他们“转化"、“转型”的重要

原因。因此 ,余华们必然应该成为新生代作家们 的“弑父”的对

象。

其次 ,新生代小说的崛起也是 20 世纪 90 年代 以来 中国文学

边缘化处境的产物。进人 90 年代以后 ,随着市场中心的确立和商

业社会的到来 ,中国文学在 80‘年代的那种轰动、喧腾 的热闹景象

早已成了明 日黄花。文学在经济和物质的冲击、挤压下似乎成 了

6 自 由 与 局 限

一种被遗忘的存在 ,只能无可奈何地 由中心走 向边缘。文坛只是

在“触电"、包装、哄炒等商业化的硝烟之 中才能偶露一丝纯文学

的峥嵘 ,各种各样的非文学的空洞叫喊已经吞没和掩盖了那些真

正的文学崇奉者们默默前行的身影。但在我看来 ,这种边缘化境

遇对于文学来说却并不是悲剧性的,它一方面固然为文学的生存

制造了许多困难 ,但另一方面却也为文学带来了轻装上阵的自由。

实际上 ,文学现实空间的被侵 占,导演的却正是文学想象和精神空

间的无限延展。在边缘处写作 ,在边缘处叙述 ,对于作家最大限度

地释放 自己的想象力以及随心所欲地营构真正属于 自己的个人话

语都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作家们既无需为时代 的“伟大叙事”而

焦虑 ,也可以无所顾忌地反动观念性的、使命感的、集体性的以及

形式与内容相对立的诸种小说写作传统。在此意义上 ,我觉得 ,90

年代中国文学的边缘化境遇至少应被理解为文学走向成熟的一个

特殊机遇 ,在我们这个文学空间为各种各样的传统和积淀所充斥

的国度里 ,它理应是文学酝酿突破 的一个阵痛阶段。也许正 因为

如此 ,鲁羊、韩东等新生代作家才对边缘化充满了感激。对于他们

来说 ,边缘化正是时代对于他们文学生命的一个最好的馈赠。在

这种边缘化的语境中,他们拥有了中国几代作家梦寐以求的那种

放松 、自由、健康的心态。可以说 ,边缘化既意味着文学 中心地位

的丧失 ,又意味着文学的获得解放 ,意味着文学 的某种 自由。但

是 ,自由恰恰是一种最大的考验。中国作家正是在边缘化和“ 自

由”面前发生了剧烈的分化 ,这种分化与“五四"落潮时知识分子

的分化有某种遥相呼应 的意味,但对 比于 20 世纪初 的“政治性 "

而言 ,此时的分化主要是“利益性 " 的。如果说 ,过去的作家是在

“政治意识形态”的阴影 中强制性地只能从事某种创作 ,那么,现

在的作家则更多的在利益的诱惑下偏离了纯文学的轨道 ,丧失了

批判的精神。我觉得 ,这种分化才是一种本质性的分化 ,它显示了

导论 新生代小说家的命名及其合法性 7

中国作家的价值困境、价值迷茫。而新生代作家正是试 图以 自己

的批判性、挑战性的姿态确立 自我坚定的个体化的价值立场。

在这样的背景下 ,新生代作家以反叛的姿态冲人文坛就是再

自然不过的了。他们被称为“野猪"或“野马”,其杀伤力之大确实

足以使他们成为一种现象 、一个话题。他们反对现存的文学秩序 、

反对文学体制 、反对权威 、反对传统 ,一句话 ,反对既成的关于文学

的一切。他们是 90 年代中国第一批 自觉的 自由职业者 ,他们敢于

辞去公职 ,靠写作谋生 ,尽管生活困难 ,但仍然拥有一种与文学信

仰有关的“类似献身”的快感。一方面,在新生代作家这里 ,“写

作"已经被等同于生活本身 ,他们 中的不少人都辞去公职而以写

作为生。在他们看来 ,小说写作是“作为特殊的精神冲突和难题”

的缓释①,甚至有时是用来“克服 自己难 以克服的某种情绪 ,为了

更好地生活下去"②,而小说的价值是“行走在现实泥土之 中的人

内心的一种飞翔的愿望"③。新生代作家似乎总是一半在生活中,

一半在小说中,小说是生活 ,生活也是小说 ,小说写作和作家个体

的存在在本质上对应等同了起来。韩东在为朱文的小说集《弯腰

吃草》写的“序"中对朱文写作方式的描述其实也可以说正是对于

整个新生代作家群体的共同描述 ,他说 “:把握住 自己最真切的痛

感 ,最真实的和最勇敢地面对是唯一的出路。朱文的方式就是要

不断地回到 自己,他从不间断地考察和追问 自己的写作动机和文

学热情是否真实和纯粹。与其说是完善 自身的需要 ,不如说是把

自己当成了一条道路 、一座桥梁或者一块铺路的石子 ,那流淌于天

上地下的精神洪流从此经过 ,伤及 自身、流血流汗 ,甚至被完全碾

碎也在所不惜。这样的写作显然是献身性的。但不因其献身的意

① 韩东《:小说的理解》《,作家》,1992 年第 8 期。

② 朱文《:片断》《,作家》,1 995 年第 1期。 ·

③ 鲁羊《:天机不可泄露》《,钟山》,1 993 年第4 期。

8 自 由 与 局 限

义而变得悲壮 ,同时它也是坚实而痛快的。其中的奥妙谁又能解

呢? 朱文曾这样对我说 :真实的写作将和你的生活混为一体 ,直到

我们相互交织、相互感应 ,最后不分彼此。这和那些杜撰悲哀和绝

望的作家是截然有别的。他们的写作不伤皮肉、名利双收,一面侈

谈崇高之物 ,既虚无又血腥 ,一面过着极端献媚和 自得 的庸俗生

● ‘

活。他们把写作看成了成功的一种方式 ,如果能从其他方面获得

更多的成功和回报 ,放弃写作又有何不可呢?"①而正 由于有了这

种“纯粹”的文学生活 ,他们的文学观与世界观才与时代产生了尖

锐的对立。他们的立场在 1 998 年的“断裂事件"中得到了集中的

体现。朱文的《断裂 :一份问卷》算得上扯起了反叛的大旗,他对

鲁迅的看法 、对各种文学奖的看法、对名刊的看法 、对文学批评 的

看法都尖锐而极端。他认为现在的文学秩序“腐败透顶" ,并决绝

地要与他们“断裂"并划清界限“:如果我们的小说是小说 ,他们的

就不是 ;如果他们的是小说 ,则我们 的就不是。”韩东的答卷则 以

酒席代表文学秩序 ,表示要掀翻这只空有“两三个座位”的酒席 ,

他同时宣称“:当代汉语作家中没有一个对我写作产生过影响" ,

“当代文学评论并不存在。有 的只是一伙面 目猥琐 的食腐 肉者。

他们一向以年轻作家的血肉为生 ,为了掩盖这个事实,他们攻击 自

己的衣食父母。他们的艺术直觉普遍为负数。”“大专院校的当代

文学研究首要意义是职称评定 ,次要意义是培养一批心理变态 的

打手。”“鲁迅是一块老石头"。在他的答卷 中《,收获》与《读书》

是“知识分子和成功人士平庸灵魂的理想掩体"《,小说选刊》作为

“最差小说的选本权威性不言 自明" ,而鲁迅文学奖等评奖则作为

“最恶劣小说的奖项公正性有 目共睹”……②应该说,在 90 年代文

① 韩东《:弯腰吃草·序》,华艺出版社,1 996 年 3 月版。

② 语见韩东、朱文等的答卷《,北京文学》,1998 年 10 月号。

导论 新生代小说家的命名及其合法性 9

学声音 日渐式微,且作家们纷纷转向消沉的边缘化语境中,新生代

作家的此种反叛性“绝叫”有其合理的一面 ,也有对麻木的灵魂和

虚无颓废的文学的警醒意味,但是他们的“绝叫”有着明显的乌托

邦色彩和非理性特质 ,那种极端的二元对立思维 ,那种 口号宣言式

的宣泄 ,那种强烈的弑父冲动 ,那种过于敌视和仇恨的态度 ,都在

某种程度上把严肃的文学问题简单化、情绪化和口水化了,这不仅

转移或遮蔽了新生代小说家思想与艺术中的那些有价值的因素,

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人们对新生代小说家及其创作的误读与误

解。

最后 ,我在这里还想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体例。由于新生代

作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群体 ,本书采取的是点面结合、宏观与微

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既重视对新生代小说家相关 的重大理论问

题的研究 (这主要是本书上卷“综论”部分前四章的内容 ),又特别

重视对文学现场的感受、阐释与分析工作 ,因此 ,本书的中卷和下

卷对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小说家以及代表性的新生代小说文本的深

人阐析下了很大力气。我力求通过我的工作 ,既对新生代小说家

整体的文学成就、审美风格有一个清晰的总结 ,同时又以实证的方

式呈现不同的新生代小说家的艺术个性 ,从而能够提供对于新生

代小说家的全景的、立体的、辩证的认识。这是我在本书中的学术

追求 ,最终成效如何 ,还有待各位方家的批评指正。

1 O 自 由 与 局 限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