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色人才——活跃在研究领域中的中国研究者

研究因人而异。组建研究团队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挖掘优秀人才。我所在的IBM研究所,所有的职业研究员都持有博士学位,这与被称为“技术员”的研究助手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时,我们挖掘人才的方法是,选定优秀大学,锁定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毕业生,然后依次面试,来决定录用与否。结果录取的研究员有一半是生于国外的,其中大半来自中国。

这样的基础研究所里,一般职业研究员有四五人,技术员有三四人,共计不到10人组成一个研究团队。我所录用的职业研究员有一半来自中国,张、朱两位研究员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能力卓越出众,我们从1969年起开始了半导体超晶格研究,这两位研究员居功至伟,贡献甚大。张先生生于台湾,朱先生则生于香港。

任何人一旦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美国生活,都难免要遭遇本国价值观与美国文化之间的摩擦,体验文化差异带来的意外感受。那些获得成功的移民,都是逾越了文化差异的鸿沟,化差异为动力,有效完善了自我的人。

生活在异国他乡,从语言、食物到生活习惯都变得大相径庭,随之而来的便是种种困难,我作为其中一员,难以避免此类事情。但是,必须看到,生活在异文化环境中,可以丰富人生的体验,开阔自己的视野。只要以冷静的态度来对比文化,明确把握自身存在的价值,就能开发自我,完善升华。这一点,从最近发生的“活力门事件”中也可见一斑,我们应从排斥异质文化的日本风俗习惯中摆脱出来,以国际化人士的姿态向前行进。

美国属于竞争型社会。在那里,论资排辈、家庭背景、人情往来都不是问题,只有能力才是评价他人与受他人评价的标准,这就是美国社会。研究所如果有100个人,就会像学校成绩排名一样,从第1名排到第100名。这是每年年底,部长召集科长们讨论的重大事项。当然,科长们已在此前与各位研究员进行了面谈,把这一年的研究成果收获情况、研究计划的完成情况充分讨论了个够。排名的前10名称为绿色名单,进了绿名单的人员都是其他公司的挖角对象,因此公司会给予特别的优厚待遇;另一方面,最后10名称为橙色名单,对这些人员公司则要考虑如何既能息事宁人,又可以让其走人。这就是所谓的绩效考核。由于薪酬与名次直接挂钩,因此大家自然是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怠慢。

后来我曾受邀出席香港科技大学的毕业典礼。数百名毕业生的名簿,居然也明确记录着每个学生的成绩等级,让我深感意外、大为吃惊。成绩分成4个等级,我算了一下,甲等占7%,乙等一级占38%,乙等二级占46%,丙等则占9%。甲等用绿色,丙等用橙色。足见香港的竞争一样激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