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惊雷:2011年埃及篇 24

答:对,就是这样。在2004至2008年之间,埃及政府出售大量公家银行,结果国际金融大鳄掌控了埃及的金融体制。走在开罗市中心,你会看到很多由外资接管的金融机构,随之而来的就是热钱流入,到处收购平宜的东西,股市上扬,建构一片虚假荣景,GDP维持在7%的高增长。当时,我已提醒政府,这些数字只制造了海市唇楼,并未能令民生受惠。

问:政府如何响应你的提示?

答:没有什么响应,他们太沉醉于美丽的数字。当然,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未几,政府又取消对外资投资本地房地产市场的限制,使得这个旅游胜地进一步成为全球房地产投机炒卖之地。美资投行高盛旗下基金便参与其中,以7000万美元入股埃及一间豪宅发展商Palm Hills Development SAE。在2004至2009年期间,埃及乃是中东与北非地区的投资胜地之一。

问:加强投资环境本来不应是坏事?

答:问题在于政府的政策。穆巴拉克政府对外资完全不设限,没有红利税,并取消投资资本最低要求,外资自由进出。结果,2009年当油价下滑,热钱游走,跨国企业撤资,倒头来谁最得益?他们没有在埃及制造可持续性就业机会,又没有使得埃及的贫穷得到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引来无日无之的罢工示威。

问:首先发起今次反政府示威的“四月六日”青年运动,便是在2009年4月6日支持工人罢工而得名的。那么,这也可以说是一场穷人运动、工人运动吗?

答:其实,这是一场全民运动。即使中产阶级也出来了,他们也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受害者,他们正在贫穷化,看不到出路。正如我上述所说,埃及的新自由主义是个怪胎,人们没有发言权、参与权,大部分财富集中在统治阶层手中,特别是穆巴拉克的家族。

问:人民都在受苦?

答:只要看看统计所显示,最低贫穷线下生活的人由2008年的10%上升至2010年的21%,而2010年生活在最高贫穷线者更高达40%至42%,政府说只有20%左右,我并不畏言挑战他们这个数字。再者,2010年埃及食品价格上升了30%,但政府仍然要削减粮食补贴。

问:最后,你对这次人民带动的变革有何期待?

答:我期待埃及人民不仅只追求简单的民主外衣,而是也看到新自由主义的祸端。改变,应从实质的民生开始。

读书导航